【來論】疫情下長者難適應數碼生活

2020-06-28 00:00

筆者於六月十二日參加由「黃金時代基金會」主辦的網上研討會並作研討嘉賓,題目為「智齡生活數碼化」。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香港也不能倖免。政府在控制疫情表現出色,確診案例為一千一百零九人(截至六月十四日),佔總人口僅百分之零點零一五而已(當然確診人數一個也嫌多)。儘管如此,疫情嚴重影響社會的平常規律,對市民構成諸多不便,而年長一族更是首當其衝。

政府於疫情期間推出不同形式的防疫措施,例如呼籲市民盡量留在家中,減少外出活動;若然必須要出外的話,把人數限制於八個人之內等。這些措施旨在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染的機會,頗為奏效。這幾個月以來,在防疫措施的限制之下,資訊及通訊科技(ICT)大派用場,市民廣泛地使用數碼平台把日常的活動從線下搬至線上,包括上班、上學、聯誼、消遣、開會、洽商等。然而,生活數碼化對長者的生活造成不少障礙。

事實上不少香港長者都在網絡世紀之前成長,他們大多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相關的教育,對互聯網、社交網絡等都只是一知半解。因此,他們對生活被數碼化,未必那麼容易適應。在適應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碰到「四個不」的困難:

「不附」——數碼應用服務要達到普及化,其設計必須以市場主導,目標是盡量去滿足大眾的需求,因此很多現有服務未必能夠符合長者生活的需求,最終他們得物無所用。

「不懂」——網絡服務系統大多數是由「數碼原居民」(Digital Natives) 設計及開發,雖然操作步驟已盡量簡化,但對長者而言仍然是有點複雜,不懂得如何使用。雖然他們願意去學習,但導師卻未必懂得採用長者語言去施教。

「不敢」——「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由於近期網上虛假訊息氾濫,而且網上欺詐成風,長者對新推出的數碼服務的安全性存疑而不敢接受。

「不足」——香港家庭「一人一腦」的情況並不普遍。疫情期間家裏各成員爭先使用電腦及上網是常態,弟弟線上上課、哥哥上網「在家工作」(WFH)、爸爸進行遠程視像會議、媽媽上網與外地親朋聊天等需求同一時間發生見怪不怪。在這情況之下,長者一般會「退位讓賢」,讓家人先上網。如此這般,長者便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數碼生活圈。

以上觀點反映科技對優化人類的生活並非如大家想像中那麼完美。理想地,善用科技可以令人類生活更舒適,工作更便捷,但上述「四個不」問題顯示若然不妥善使用科技的話,後果便會弄巧反拙,例如產生「科技歧視」問題,影響長者的日常生活。

針對這些問題,研討會中講者建議社福界推行長者「數碼夥伴」(Digital Buddy)計畫,為長者提供一對一貼身輔導,幫助長者生活進行「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輔導服務範圍包括了解長者生活的需求,然後把需求納入數碼應用系統的設計中;教導和輔助長者適應數碼化生活及其帶來的行為和心理上的改變;幫助他們過濾虛假資訊等。另外,政府可以成立「網上民政諮詢服務中心」,並聘請專業人士,幫助長者解答在數碼化生活環境所遇到的難題;政府更可以不定期推出不同的長者數碼服務,鼓勵長者多使用,促使他們快點融入數碼世界,例如利用「派一萬元」計畫引導長者使用電子理財服務。

然而,要做到上述輔導及政務工作,人才是很重要,就此筆者認為在大學的社工課程裏應相應加深資訊科技課程,當中特別要包含數碼生活轉型、反科技歧視等針對性的課題。

政府統計處的研究指出香港呈現人口老化趨勢,據處方推算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到二○六六年將會由二○一八年的百分之十七點九躍升至百分之三十六點六;屆時每二點七三人,就有一人是六十五歲及以上的長者。在這趨勢之下,長者「數碼鴻溝」的問題必然日益最重,所以政府對此不容掉以輕心。

黃錦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