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局製網上教材 常識科教鴉片戰爭

2020-06-1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有小學常識科教師在教學時扭曲鴉片戰爭起因,引起社會關注。教育局早前為鴉片戰爭及抗日戰爭,製作中小學網上教材,小學版本列明清代明文禁絕鴉片,英國不法商人以鴉片貿易獲取暴利等歷史背景,而抗戰教材則輔以大量歷史相片,以及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背景。當局指,理解公眾對個別教師不正確教授歷史的關注,強調更新教材,旨讓教師更了解課程宗旨及學習目標。

兩套教材在上月十五日上載教育局的常識科網頁,此前約半個月,有小學教師被揭教錯鴉片戰爭歷史,錯稱英國「為消滅鴉片」向中國發動戰爭。以鴉片戰爭為題的官方小學教材(見圖),詳述戰爭起因,包括中英兩國貿易情況,英國不法商人販賣鴉片獲取暴利,使清政府財政困難、國人吸食鴉片成癮,林則徐禁煙,被英方認為「損害英商的生命及財產」而對華出兵。

除了戰後清廷簽署《南京條約》割讓香港,林則徐生平等歷史知識外,教材亦有「虎門銷煙的科學」內容,解釋焚燒鴉片會產生大量濃煙和氣味,讓不法之徒從殘餘物中提取鴉片,以及利用石灰、鹽和水把鴉片銷毀的科學知識,又提到鴉片有昏睡、壓抑呼吸等禍害,呼籲學生「向毒品說不!」

至於抗戰教材,內容包括歷史背景、中日軍力對比,九一八事變與南京大屠殺等史事,提到戰爭帶來民眾流離失所、平民傷亡與大量破壞。教材亦交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源於抗日電影的背景,帶領學生探究參軍以外,民眾如何參與抗戰,軍民所展現承擔、堅毅與責任的價值觀。

鴉片戰爭與抗日戰爭均屬小六「回顧國家歷史」單元的內容。教育局指,理解公眾對個別教師不正確教授鴉片戰爭歷史的關注,為讓教師更清晰了解如何有效落實課程指引的課程宗旨及學習目標,當局協同專家學者為前線教師提供專業支援,製作電子學習教材等教學資源,並會適時更新,強調通過認識中國重要史事、人物事迹,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感,是小學常識科及中學中史科的課程宗旨之一。

資深中學中史科教師陳志華指,小學版教材內容不算艱深,但鴉片戰爭教材提到中國因割讓香港「主權受損」,概念較為抽象,「教師很難三言兩語解釋,以『國威受損』或『破壞國土完整』描述會較佳」;至於抗戰教材,他建議教師先講述國歌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有所共鳴,而教材以「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作為抗日英雄的例子,學生理解不易,可改為講述高志航、張自忠等抗日將士的事迹。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