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研發世界首隻三維視網膜仿生眼
2020-06-10 00:00(星島日報報道)為改善視障人士視力,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花九年時間,成功研發世界首隻具有三維視網膜的球狀人造眼「電化學仿生眼」,人造眼可直接黏附在視障患者的視網膜上,並連接患者眼球後的神經線,將影像訊號直接傳送至大腦,人造眼更可具紅外線夜視能力,為視障人士獲取視力帶來希望,團隊指將進一步改善人造視網膜性能、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冀十年後推出市場。
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范智勇率團隊,花九年時間構思及研發,終成功複製人眼結構,研發世界首隻具有三維視網膜的球狀人造眼「電化學仿生眼」,其立體人造視網膜為突破性的半球體,連接大量模擬人類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的鈣鈦礦納米線感光器。團隊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合作完成今次研究,近日在著名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有關結果。
團隊又參考八爪魚眼球視覺神經平均分布在視網膜後方的結構,在人造視網膜後方連線以液態金屬線製成的「視覺神經線」,再連接電腦進行視覺訊號傳輸實驗,發現仿生眼所「看到」的影像能投射到電腦屏幕上,證明成功複製視覺訊號傳輸的能力。
團隊亦就納米線感光器的效能進行電腦測試,研究數據顯示其反應速度、解像度及可見光譜,均較人眼快、高及闊,除能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能形成更清晰的影像外,人造眼更可具有紅外線夜視功能。范智勇指,每個納米線感光器都獨立連接一條液態金屬線,能直接把影像訊號傳送至大腦,而毋須經過視網膜的某一點,消除盲點的問題,他透露至今研發成本約二百萬元,下一步將進行動物研究,測試直接黏附在生物視網膜上後的性能,以改善生物相容性,冀五年後能進入臨牀研究,十年後推出市場。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