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名師入獄揭補習風氣不復以往

2020-05-29 00:00

今屆中學文憑試在新冠疫情下,各科筆試日前曲終人散,今屆有不少插曲,其中中文科補習名師蕭源,與兩名前口試主考員早前被裁定兩項串謀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蕭源被判即時監禁十四個月,其餘兩人分別囚八個月、五個月及緩刑兩年。案件反映補習行業競爭與變化,反而使人深思。

蕭源在案中通過手機,向兩人接收中文科試卷保密試題和評分準則,令他在考試結束前,便在社交網站拍片公開與解釋題目,雖然他辯稱是藉此宣傳,招徠更多學生,「將春風化雨化做商機」,但未獲裁判官認同,直斥他「被名聲沖昏頭腦」打擊公開試制度及公正性,慨歎「現時文憑試經不起太多衝擊」。

今屆中英文科口試受疫情影響而取消,即時解題變得沉寂,但這種現象正是行內競爭所致,如名師能在考試結束後不久,取得試題並作解釋,即時滿足學生的資訊需求,便可增加補習名師的認同度,而中文科口試題目多涉及價值觀、社會議題等,作答技巧決定考生成績,那麼更需要「技術分析」。從較宏觀角度來看,本港的補習行業實際面對轉型,尤其文憑試推行後,以往舊制會考與高考兩試合一,考生人數亦減少,補習社的客源愈來愈少,即使鋪天蓋地宣傳,也改變不到「塘水滾塘魚」的客觀現實。

近年隨着社交網絡發展,不少文憑試狀元化身為KOL,傳授公開試奪分攻略,雖然他們提供的筆記未必如補習社豐富,但對於一些學習較為主動的學生來說,輔以學校本身的備課資料,實際已足夠應付公開試。再說文憑試從一二年推行至今,已累積九年的試題庫,學校教師已熟悉撰題模式與應試策略,加上近年中學漸走向自主學習,通過補習社「精讀班」、「速成班」,看着名師在屏幕解題來應付公開試,對不少學生來說始終是心理滿足大於實際需要,名師的「光環」、補習風氣已較以往失色。

不說不知,傳媒自今屆文憑試起,報道各科試題的即時新聞,會刻意至考試結束後四十五分鐘始會發布,正是特教生獲加長考試時間,須確定考試結束後始能披露試題內容,這相信是蕭源案帶來的改變。守法循規,正是為保障公開試公平公正,否則衝擊公開試,只會令考生受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