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僱主應否接受僱員展露紋身﹖
2020-05-25 00:00新型冠狀病毒近日在香港稍為受控,不少上班族已重回辦公室工作。同事之間多月不見,或會發現彼此都變了形象。有人轉換髮型,有人穿上新衣,也有人添了紋身。
紋身在日常生活或會被視為藝術、潮流,但在香港的職場上展示,卻隨時惹人反感。有本港人力資源顧問認為,露出紋身見工容易產生反叛、想出位和不合群的觀感,建議見工時最好遮蓋紋身,入職後再了解公司文化,若公司傾向保守,在工作時也應該遮蓋好。
對於紋身的忌諱,在某些工種和行業上尤為明顯。有人力資源顧問表示,一些主要在公司內部毋須「見人」的職位,例如行政部門,可能較接受各種類型的打扮,但要「見人」的售貨員或接待員等,則需要三思。
不過,亦有不少工種不介意員工有紋身。對於創意藝術工作者而言,紋身或有助突出個人風格,故普遍也較接受業內人士展露紋身,甚至認為此舉有利仕途。
例如有Zombie Boy之稱的已故加拿大模特兒Rick Genest,憑着其骷髏臉,以及在全身紋上人體骨骼和器官的紋身而為人熟悉,除了有份出演Lady Gaga的音樂錄影片,同時獲得時尚界的青睞,在各國時裝雜誌露面,成功突圍而出。
除了各行業對紋身的接受程度不一,紋身的樣式同樣影響別人的觀感。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主席兼行政總裁Johnny C Taylor Jr指出,部分僱主認為僱員可以紋身,但不應該讓紋身分散了別人的注意力,例如掩蓋半邊臉,或者圖案具有冒犯的意思。
傳統的港式紋身一般以動物為主,例如龍或老虎等,這類動物圖騰面積一般較大,而且以往主要是黑社會才會選擇這類圖案,故若有僱員將這類圖案紋於身上,難免惹來異樣的目光。不過,近年香港開始流行如韓系小清新的紋身,圖案多為花花草草,線條較幼細,與傳統的粗獷風格大相逕庭。另一種則是「微刺青」,意指小巧精緻的刺青,不會過分張揚,較易為人接受。
話雖如此,各地仍有不少人曾經因為紋身而在工作上遇到麻煩。英國有報道稱,有機電工程人員、諮詢師、機場工作人員和女服務員,因為紋身失去工作或者不被聘用。
不過,部分企業的僱主對於紋身的接受程度,近年卻有所提高。加拿大一項調查指出,三成五的美國僱主表示可以接受員工擁有顯著紋身。紐西蘭航空本來一直禁止空中服務員等經常要面對客人的員工有明顯紋身,但考慮到當地原住民有紋身的習俗,以及有紋身的紐西蘭人愈來愈多,也在去年九月起,允許所有包括穿着制服的員工如機組人員,身上擁有及可展露不具冒犯性的紋身。
除了民間企業,部分地方的紀律部隊亦進行改革。時任倫敦警察廳總監Bernard Hogan-Howe曾於一二年公開表示,所有面部、頸部及手部擁有紋身者均不符合加入警隊的資格,若手臂有紋身,亦須遮蓋。不過,倫敦警察廳在一八年便放寬了要求,容許警員展露紋身。
紋身或許會影響個別行業僱員的仕途,但對於紋身師而言,紋身潮流的興起,絕對是利多於弊。香港目前約有數百名紋身師,紋身店也愈開愈多,行業急速發展,更吸引不少年輕人入行。然而,在行業好景背後,有部分人學習一兩個月就自稱為師傅,給客人紋身,引伸出安全問題。
根據衞生署資料,紋身因為涉及皮膚穿刺程序,故存在感染風險,如不妥善處理可導致細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如愛滋病、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然而,現時在本港擔任紋身師傅卻毋須領牌,日後若紋身更為普及,其質素及對客人的保障,相信會吸引更多關注。
在美國加州,紋身師必須持有相關牌照,當局同時要求紋身師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店內安裝不吸水的地板、使用獲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認可的清潔劑等。
本港曾有立法會議員提出規管紋身師,並建議政府牽頭提供平台,讓業界主動規管同儕,包括訂立紋身師的標準,以及舉辦受業界組織或工會認可的合資格課程,供有意者報讀。
說到底,紋身是個人的選擇,但也會長留印記,紋之前必須考慮清楚,以免後悔。如對健康風險有疑問,則該諮詢家庭醫生意見。無論如何,僱主與僱員亦宜充分溝通,了解對方想法,謀求共贏。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