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香港職業教育須與國際接軌

2020-04-08 00:00

科技時代發展飛躍,職場也在起變化。年輕人必須做好準備,應付未來職場的轉變;而政府也應採取相應措施,從小學開始推行應用教育,除了為學校提供補助金和設立生涯規劃資訊網站外,更要多管齊下,由職業教育着手,讓教育制度變得更靈活,培育社會需要的多元人才。

新的工種為傳統行業帶來了衝擊,教育必須與時並進,才能為年輕人做好準備。職業教育是培訓未來人才的關鍵,亦為「應用教育」打好根基。

教育局最近發布了一個生涯規劃資訊網站,為學生、教師和父母提供「關於生涯規劃信息和職業指導的全面信息」。願景雖好,但要真正變革與實踐高質素的應用教育,還需要下點功夫。

自二〇一四/一五學年以來,香港政府一直向學校投入資金,以示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在二〇一九/二〇二〇年度,每所學校的生涯規劃津貼預算約為六十萬港元;比較起用於中學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的撥款(一次性二十萬港元)多得多。不過,充足的財務資源不一定能轉化為優質的應用教育。

本地一些研究發現,在以考試為本的教育環境下,學校缺乏充裕的教學空間和時間,導致職業輔導未能發揮功效,讓學生和老師了解職場需要。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省卻過時的課程,為職業教育創造教學空間。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最新報告指出,自教改已有二十年,是時候檢視及更新現有課程,減輕老師、學生的負擔之餘,也能令教育制度更靈活。

要與國際接軌,香港須急起直追,積極考慮將職業教育納為必修課。例如:在韓國,中學生可以豁免一個學期的考試(有些是全年),這讓他們可以騰出時間參與職業探索活動,或自由選修藝術和體育教育。在此期間,學校不會打分;相反,學生可感受到他們個人的長處及潛力,這更有助於他們制定職業目標。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制定明確的職業教育教學時數。在丹麥、芬蘭、奧地利和新加坡,職業教育課程是強制性的全國課程;芬蘭和奧地利每年對所有第七至九年級的學生,規定學習三十個小時以上的職業教育。

香港的另一個問題,是學校欠缺職業教育的專業知識。教師長時期在學校工作,要獲取最新市場資訊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此,政府應協助學校聯繫不同的行業專家,讓老師洞悉每個行業的最新發展和人才需求,並將資訊帶給學生。

以動畫製作為例,近年嶄新的科技(例如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和三百六十度視頻技術)不僅帶來了技術上的革新,更為這行業增添了不少新的工作崗位。由此可見,教師和學生要緊貼最新的行業趨勢,從而認識社會在科技日新月異下如何轉變。

那學生應何時開始接受職業教育?放眼國際,儘管大多數國家在初中階段開始提供職業教育,但不少國家開始從小學階段進行職業教育。有研究指出,在小學階段提供職業教育不但有助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目標,更能鼓勵他們求學時用心學習。

在新加坡、英國、丹麥和加拿大等地,職業教育便是從小學開始,而課程重點更會隨着學童的成長階段有所改變。反觀,在香港,只有中學才能獲得生涯規劃津貼。有見及此,我們應探討更早為學生開始職業教育。

現時,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統不管是以綜合課程或獨立課程的形式進行職業教育,都在研究最佳的職業教育方式。然而,香港政府似乎既沒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空間,也沒有為老師提供一個渠道吸取最新的職業訊息,更未能在學生的早期發展階段提供相關教育。

這使我們的年輕人未能充分掌握和了解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並裝備自己,從而對未來感到迷茫。我們認為開設生涯規劃資訊網站雖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職業教育不應止步於此。政府是時候認真思考,怎樣才能讓年輕人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規劃他們的未來。

何杏研(Renee Ho)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和青年研究員

周旭晴(Serena Chow)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和青年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