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跨境生源結構改變 小學須重新部署

2019-09-13 00:00

新學年甫展開,隨着「雙非」學童大幅減少,最新一份《小學概覽》顯示,以往納入「統一派位選校名單」的葵青、黃大仙等市區學校,新學年均告縮班,有學校小一級更由去年的四班,大減至僅開一班。跨境生源結構改變,如何影響小學收生,值得深入探討。

隨着「雙非零配額」效應延至小學,以往取錄跨境生較多的學校受影響,較明顯可說是跨境生專網的十所市區學校,今學年小一級全數縮班,而個別屯門、元朗區的學校也受到衝擊。雖然最終開班數字,仍待下周點算學生人數始能確認,但情況難以樂觀。隨着深圳政府開放港籍學生入讀當地公立學校的措施,加上「雙非零配額」尾班車已過,跨境生源減少可說是預期,但出現如此懸崖式下跌,聽聞令不少學校大失預算。

有熟悉跨境生情況的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本港小學界較忽略的是,雙非生與單非生雖同是跨境生,但兩者屬於不同族群。他分析,雙非生多來自中產家庭,多住在深圳南山區等新發展區,他們多經深圳灣口岸入境,成為屯門、元朗一帶學校的跨境生源,然而時移世易,雙非生不再,現時跨境生源絕大部分是單非生,他們家長往往是居住內地的港人,不少人因工作關係需要穿梭兩地,多集中居住深圳羅湖一帶,故安排子女入讀北區學校為主。由於北區學額在「後雙非」已相對充足,他們也沒理由捨近取遠,屯門與元朗因距離遠不再成為選項,更何況是市區學校?

雖然當局把市區學校剔除專網以外,令個別學校頓感錯愕,但友好坦言,在跨境生源結構轉變下,即使當局繼續把市區學校放入跨境生專網,學校亦恐難取錄跨境生。然而,取錄跨境生的北區也面對生源的版塊移動,友好指出,隨着蓮塘口岸\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即將落成啟用,以往經由文錦渡及沙頭角管制站入境,入讀粉嶺八十二網及沙頭角八十三網學校的跨境生,取道新口岸的聯外道路,能繞過北區市中心,便捷前往大埔區,會否因此造成生源流失,仍有不少變數。

總之,本港小學已進入「後雙非」時代,跨境生的生源結構已經改變,以往取錄較多跨境生的學校,均須審時度勢,改變收生策略,把焦點放在發展學校特色,以及吸引新發展區的本地生源,始能立於不敗之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