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今召開 聯合聲明恐難產

2019-04-0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啟程前往歐洲訪問五天,今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中國—歐盟領導人(下稱中歐峰會)會晤,其後赴克羅地亞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法新社報道,由於中國不願就擴大市場准入等作出約束力承諾,本次中歐峰會的聯合聲明可能難產。北京《環球時報》批評有歐洲媒體借此炒作中歐分歧,強調即使會晤沒有聯合聲明,也不會影響中歐合作的大趨勢。

李克強昨天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前往首站布魯塞爾。他在德國《商報》發表署名文章,指相信中歐之間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妥善處理分歧,共同應對挑戰,拓展互利合作,造福近二十億中歐人民。

李克強今日將在布魯塞爾將出席第二十一次中歐峰會,副外長王超介紹,雙方將就中歐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見證簽署能源、競爭等領域合作文件。但法新社引述消息人士稱,由於中國沒有在擴大市場准入和平等對待在華歐洲企業上,達到歐盟的期望,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建議成員國不要接受中歐峰會聯合聲明草案。

消息人士稱,雙方另一分歧在於,中國沒有對包括工業補貼問題的世貿組織改革作出承諾。有報道稱,此次強烈反對與中國簽署聯合聲明的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瑞典和荷蘭。

北京學者認為,聯合聲明難產並不代表會晤失敗,雙方只是在個別內容上無法達成一致。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分析,美國和歐洲在中國市場是競爭關係,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可能擠壓歐洲企業在華市場,歐洲因此急於對中國提出各種要求,並希望中美之間的協議內容也適用於歐洲。

但從中國的角度,王義桅認為,目前中美貿易談判尚未達成最後協議,中國難以在聯合聲明上對歐盟先作出擴大市場准入的承諾;此外,美國超級大國地位非歐洲能比擬,歐盟很難要求中美的協議內容全部適用於歐洲。

北京《環球時報》發表社論稱,在中歐峰會舉行前夕,歐媒披露會晤聯合聲明難產的消息,是想要借此炒作中歐分歧,給雙方合作潑冷水。文章稱,中歐雙方二〇一六年、一七年的會晤都未能發表聯合聲明,即使這次亦無聯合聲明,並不意味着合作出現大問題,而是雙方都有各自不想讓步的地方。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