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消失地標|還看九龍 百年芳華 

2024-09-24 00:00

尋找消失地標 

昔年彌敦道兩旁滿是大型酒樓,每逢中秋更會換上特色裝飾,景象令人難忘。
昔年彌敦道兩旁滿是大型酒樓,每逢中秋更會換上特色裝飾,景象令人難忘。
1969年佐敦的裕華國貨,是當時的重要地標。
1969年佐敦的裕華國貨,是當時的重要地標。
尖沙咀鐘樓見證了香港鐵路的早期歷史。
尖沙咀鐘樓見證了香港鐵路的早期歷史。
九龍寨城曾被稱為三不管地帶。
九龍寨城曾被稱為三不管地帶。
彌敦道不少著名餐廳, 例如 「皇上皇」 已成為歷史。
彌敦道不少著名餐廳, 例如 「皇上皇」 已成為歷史。
昔年啟德機場每次飛機降落都會貼近九龍城舊樓,成為不少外國遊客觀賞奇景。
昔年啟德機場每次飛機降落都會貼近九龍城舊樓,成為不少外國遊客觀賞奇景。
觀塘市中心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圖為裕民坊一帶現已拆卸。
觀塘市中心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圖為裕民坊一帶現已拆卸。
本書分別從商業旅遊、生活娛樂、交通基建和民生居住四大範疇,探討九龍半島的過去與現在。
本書分別從商業旅遊、生活娛樂、交通基建和民生居住四大範疇,探討九龍半島的過去與現在。
彌敦道前身叫羅便臣道。
彌敦道前身叫羅便臣道。
作者鄭寶鴻是香港著名歷史愛好者、收藏家、作家。
作者鄭寶鴻是香港著名歷史愛好者、收藏家、作家。

九龍半島前世今生

很多熱愛香港歷史掌故的讀者都認識作者鄭寶鴻,他出版大量著作記錄香港歷史,今次推出掌故,包羅三百幅珍貴歷史照片,讓九龍百年發展盡現眼前。


作者鄭寶鴻於上世紀40年代末出生,是香港著名歷史愛好者、收藏家、作家。鄭氏出版大量著作記錄香港歷史掌故,以各區街道歷史為主題的《港島街道百年》、《九龍街道百年》和《新界街道百年》系列甚受歡迎。


本書分別從商業旅遊、生活娛樂、交通基建和民生居住四大範疇,探討九龍半島的過去與現在。自19世紀末,九龍半島經歷無數次填海、拆遷、舊區重建,城市風貌不斷改變。不說不知,原來彌敦道前身叫羅便臣道,據鄭寶鴻解說,於1860年代,英軍修築九龍第一條主要道路——羅便臣道,後來易名為彌敦道。這條主要道路在1886年落成九龍貨倉,並於上世紀70年代重建為海運、星光行及海港城多幢新型大廈。記得早輩曾說過上世紀50年代時,市民大眾是坐天星小輪往尖沙咀,然後到九廣鐵路站鐘樓,乘搭火車前往廣州,可以想像當年由尖沙咀往來廣州,並非今日乘搭高鐵那麼便捷!想當年的工展會,也是在現址尖沙咀喜來登酒店舉辦。


舊日地標重建新貌

由上世紀50年代,尖沙咀途經梳士巴利道可看見火車站鐘樓、九龍倉的遊客商店(即現時星光行)及半島酒店,加上大量外籍遊客集中該區,讓人恍如置身外地,在工展會場內亦可看見馬可孛羅酒店(現時九龍酒店)、星光酒店(現時彩星中心)等西式建築,加上五光十色霓虹光管及大小招牌燈飾,這一帶之美,令人陶醉。


鄭寶鴻在書中提到,於1957年,香港大學建築系就這地帶設計了一項尖沙咀遊客發展大綱:一、在天星碼頭前巴士總站,建一座兩層高的廣場,地面設巴士總站。二、在半島酒店前建休憩公園及貴賓中心,中心內供應遊客喜愛的商品。三、在水警總部(現時1881)旁,興建一座博物館或美術館。四、把九廣鐵路總站遷往市郊,在原地範圍,開築一條與梳士巴利道平行的新道路。五、在九龍郵政局旁,興建一座停車場。
    
相信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朋友都知道這發展進程,九廣鐵路總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在原火車站及路軌範圍新闢星光大道。1983年,梳士巴利道建成半球形的太空館,又在1991年於毗鄰建成香港藝術館,同年漆咸道軍營地段建成了香港科學館等。


珍貴照片保留記憶 

    

九龍半島不少地標由彌敦道貫穿油尖旺一帶,猶記得小時候母親大人最愛到位於佐敦的裕華國貨,購買熱騰騰的燒雞回家作晚飯加料,估不到,把書本揭一揭,揭至第61頁,正是1969年裕華國貨所在地的風貌,看着這舊日情懷的照片,美好回憶湧上心頭!旺角、太子、大角咀、深水埗、荔枝角、長沙灣、九龍城、黃大仙和將軍澳等地,有着閣下舊日的足跡嗎?大家不妨從書中找找看吧!
文︰王文宇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摘自《重建九龍 半島地標的消失與誕生》


《重建九龍 半島地標的消失與誕生》

作者:鄭寶鴻
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售價︰$198

 

延伸閱讀:百年飲食|香港印記 吃出歷史點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