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後仍酷熱易血壓高/感冒/中暑!中醫推介14種食物 解暑熱/潤肺降燥/強身
2024-08-30 00:00
處暑後天氣仍然酷熱,容易血壓高、感冒、中暑!俗語有云「處暑至,暑氣止,秋意臨」,但為何仍未感受到秋意?有中醫師講解何謂處暑,並列出常見的不適症狀,教養生飲食宜忌,推介食物解暑熱、潤肺降燥、增強抵抗力!
處暑後仍炎熱如「秋老虎」?
甚麼是「處暑」?「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鍾明君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在二十四節氣中有「三暑」,即小暑、大暑及處暑,按順序分別是初暑、中暑、末暑。「三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温極端天氣。
她指出,處暑前後,天氣有以下分別:
- 處暑前:暑氣高過秋天涼意,因而仍未感覺到秋天的氣息。
- 處暑:一到處暑節氣,秋氣就開始慢慢地驅散暑氣,早晚會感覺到些許涼意。
- 處暑後:這段時間的餘熱常被稱作「秋老虎」,所以「秋老虎,毒如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處暑後5類不適症狀 易血壓高/感冒/中暑
處暑標誌著即將告別炎熱的夏季?鍾醫師指,「處暑」作為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這時候暑氣到此而止,「處暑至,暑氣止,秋意臨。」處暑後仍有餘熱,容易令人體出現多種不適症狀,包括暑熱、腸胃、皮膚等5大方面。
處暑常見 身體症狀
1. 暑熱
暑熱:症狀: 中暑、暑濕
暑熱:症狀: 暑風、暑閉
暑熱:症狀: 頭痛、四肢乏力
暑熱:症狀: 口渴、頭暈
2. 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成因: 因暑熱導致的食欲不振。
腸胃不適:症狀: 腹瀉、腸胃炎
3. 皮膚痕癢
皮膚痕癢:症狀: 熱疹、汗疹、皮膚炎等。
4. 呼吸道過敏
呼吸道過敏:症狀: 夏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5.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成因: 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更易發作。
心血管疾病:症狀: 心絞痛、高血壓
處暑後常見不適症狀
1. 暑熱
- 症狀:中暑、暑濕、暑風、暑閉、頭痛、四肢乏力、口渴、頭暈
2. 腸胃不適
- 症狀:肚瀉、腸胃炎
- 成因:因暑熱導致食欲不振。
3. 皮膚痕癢
- 症狀:熱疹、汗疹、皮膚炎等。
4. 呼吸道過敏:
- 症狀:夏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5. 心血管疾病:
- 症狀:心絞痛、高血壓
- 發病因素: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更易發作。
處暑後宜吃甚麼?14款食物解暑熱潤肺降燥
對抗處暑後餘熱宜吃甚麼?鍾明君醫師表示,人體易受暑濕之氣所困,需調節飲食。她推介14種食物,有助潤肺降燥,並增強抵抗力。
處暑後養生解暑熱食物⬇⬇⬇
處暑過後宜吃的養生食物
1.淡補為主
淡補為主:建議: 少吃辛辣多酸的食物,避免肺旺傷肝、傷脾。
淡補為主:食物例子: 南瓜、山藥
淡補為主:食物例子: 綠豆、紅棗
淡補為主:食物例子: 百合、 雪耳
淡補為主:食物例子: 沙參、鴨肉
淡補為主:好處: 有效降低秋燥對人體的傷害
2.補充水份
補充水份:建議: 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養護脾胃的食物,若能吃溫熱粥或藥膳粥更好。
補充水份:食物例子: 百合粥、雪耳粥
補充水份:食物例子: 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
補充水份:好處: 秋天吃粥助健脾胃、補中氣,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3.潤肺止咳
潤肺止咳:食物例子: 秋梨膏
秋梨膏材料:百合30克、敲碎羅漢果30克
秋梨膏材料:生薑切絲18克、去籽大棗18克
秋梨膏材料:雪梨1500克、蜂蜜適量
處暑後養生保健食物
1.淡補為主
- 建議:少吃辛辣多酸的食物,避免肺旺傷肝、傷脾。
- 食物例子:南瓜、淮山、綠豆、紅棗、百合、 雪耳、沙參、鴨等滋陰潤燥的食品。
- 好處:有效降低秋燥對人體的傷害。
2.補充水分
- 建議: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若能吃溫熱粥或藥膳粥更好,多吃一些養護脾胃的食物。
- 食物例子:百合粥、雪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等。
- 好處:秋天吃粥助健脾胃、補中氣,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處暑後養生食療 推介「秋梨膏」
功效:潤肺止咳
材料:百合30克、敲碎羅漢果30克、生薑切絲18克、去籽大棗18克、雪梨1500克、蜂蜜適量。
做法:
- 梨洗淨去皮,切塊去核,打成梨汁
- 把生薑、大棗和百合一起放入機器內打成泥
- 再將打好的泥放入鍋內, 羅漢果掰成小塊放入鍋內,將梨汁倒入鍋內
- 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半小時,中途需不時攪拌
- 稍放涼後用過濾網濾出梨汁,濾出的梨汁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熬到湯汁冒泡時需不停攪拌,待湯汁濃稠即可關火。
- 把熬好的膏倒入碗中,調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即成。
處暑後按摩3大穴位 養生防病
鍾明君醫師指,處暑過後除了注意飲食,亦可透過按摩和運動,維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
穴道按摩
1. 陽谿穴
- 位置: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 功效:清熱利咽。
2. 崑崙穴
- 位置: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 功效:可利腰腿,舒筋,清頭目。
3. 角孫穴:
- 位置:頭顳部,將耳部前折時,耳尖正上方入髮際處。
- 功效:可清利頭目,通利耳竅。
適量保健活動養心 防高血壓中風
鍾醫師指,夏秋交替的時節,也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因此養心是處暑時節的養生重點。
- 活動例子:多聽音樂、打太極等安神定志的活動。
- 好處:處暑時節要神志安寧,情緒穩定。切忌情緒大起大落。
延伸閱讀:處暑必吃梨止咳防秋燥?中醫推介12款食物湯水滋陰降火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1. 玉竹沙參燜老鴨
1. 玉竹沙參燜老鴨 材料:玉竹50g、沙參50g、老鴨1隻、葱、薑、料酒各適量
老鴨去毛、內臟洗淨
將玉竹、沙參放置於鍋內,加適量的水,用文火將鴨肉燜至熟爛,加入調味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益胃生津
對於肺胃陰虛導致的乾咳少痰、咽乾口渴尤為適用
但肺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2. 玉竹瘦肉湯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2. 玉竹瘦肉湯 材料:玉竹30g、豬瘦肉150g、食鹽、雞粉各少許
玉竹洗淨切片,用紗布包好
豬瘦肉切塊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煎煮,熟後去玉竹
加食鹽與雞粉調味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止咳
適用於肺陰虧虛、肺絡失潤的燥咳
症見乾咳、無痰或少痰、咽乾口燥、大便乾結等
但咳嗽痰黃者不宜使用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3. 桑葚茶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3. 桑葚茶 材料:鮮桑葚50g、蜂蜜15g
桑葚洗後加水煎煮取汁,汁成後待冷卻
加蜂蜜調匀即可待茶飲用
功效:滋陰、生津、潤腸
適用於津傷口渴、腸燥便秘等
但脾胃虛寒而容易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4. 百合煲雪梨
處暑節氣養生湯水食療|4. 百合煲雪梨 材料:百合15g、雪梨1個、冰糖適量
1. 百合泡水清洗乾淨後去除雜質,用清水再浸泡一夜
2. 次日將百合連水倒進砂鍋,加半碗水,用文火煮1.5小時
3. 雪梨去皮切成小塊,加入 冰糖,與百合同煮半小時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
適用於乾咳、容易口渴的人士
但平常脾胃虛弱,容易腹瀉便溏者應忌用
資料來源:中醫師鍾明君(獲授權轉載)
-------
相關文章: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