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禁忌|大閘蟹寒涼易傷脾胃腹瀉 專家教用7食材去腥驅寒解毒
2023-10-18 00:00
「秋風起,螃蟹肥,秋風響,蟹腳癢」,寒露之後享受美味蟹肉的季節到了。古詩有云:「九月團臍十月尖」,這裡的團臍指雌蟹,其腹部圓而扁平。尖則指雄蟹,腹部肚臍處呈尖狀。農曆九月雌蟹殼凸黃滿,肉質最美。十月雄蟹開始肥美,腿爪內充滿嫩肉。然而,蟹雖美味,卻不是人人適合食用。
大閘蟹性質功效| 蟹肉蟹黃滋陰疏肝 蟹殼活血通絡
蟹不僅味美,營養價值極高,自古更是一味治病的良藥。蟹肉和蟹黃可以滋陰,而蟹殼則能行氣破結通絡,二者功效互補。
- 《本草經》中提到蟹(帶殼)有活血通絡,散結的功效。
- 《隨息居飲食譜》中寫到:「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蟹肉蟹黃能滋陰填髓,對於滋補胃肝腎的陰液,潤胃、養血柔筋、益髓都有良好的效果。
- 《神農本草經》記錄:蟹主胸中邪氣熱結痛,歪斜面腫。
- 《本草逢原》中提到:蟹性專破血,能續斷絕筋骨。唐代醫學家陳藏器認為:人或斷筋骨者,取蟹脛中髓及腦與黃微熬納入瘡中,自然連續。
- 《本草綱目》中記載:「蟹,治瘧疾黃疸,喉風腫痛,疥瘡癬瘡; 蟹爪能墮生胎,下死胎,蟹殼燒存性*,酒服,治婦女產後兒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積。
「燒存性」是中藥炮製方法之一:把藥燒至外部焦黑,裡面焦黃為度,使藥物表面部分炭化,裡層部分還能嘗出原有的氣味,即存性。
螃蟹性味功效 食用份量
- 性味:味鹹,性寒,有小毒。
- 主治:蟹主散血,解結,疏肝氣,理經脈,利肢節,續筋骨,治熱結痛,胸中邪氣,面腫,婦人經血不通。
- 別錄:解結散血,癒漆瘡,養筋益氣。
- 用量:普通為服食之品,入藥無定量。
【同場加映】大閘蟹膽固醇高?營養師拆解大閘蟹營養價值
大閘蟹食用禁忌|性寒傷脾胃易腹瀉 5類人不宜吃
蟹的味道雖然鮮美,但其性寒易傷脾胃,脾胃虛寒、過敏體質以及慢性腸炎、皮膚病患者,應避免生吃,並宜少食或不食。由於蟹肉性質偏寒,當人脾胃陽氣不足或過量食用後,有些人會出現腹部絞痛腹瀉,這是受寒的表現。
有些人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舌苔會變厚膩,皮膚出油、出黏汗、頭皮屑增多,這是滋陰不成反生痰濕的表現。中氣虛寒(實寒也一樣),時感未清,痰嗽便瀉者均忌。小腹冷硬,胃脘、肚臍周圍溫度不高的人,也不適合吃螃蟹。此外,《本草衍義》指出:螃蟹極易引起風疾,因此體質有風疾的人不應食用。
在《紅樓夢》中寫道「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林黛玉、史湘雲等人結了詩社,眾人在大觀園裡一起開螃蟹宴,詠菊花詩慶祝。因為螃蟹性陰寒,身體較弱的林黛玉吃過蟹肉之後,肚子不舒服,喝了滾熱的燒酒之後狀況改善了很多。
【同場加映】食用大閘蟹6大貼士
解大閘蟹寒性毒性 配搭7食材去腥驅寒
那麼可以怎樣安心品嚐美味的蟹呢?首先一定要將蟹蒸、煮熟後,蘸生薑汁、醋等調味料食用,這樣既清潔衞生、又能去腥提鮮,並能達到發熱散寒的功效。
另外,我們都知道紫蘇可解魚蟹毒,紫蘇既散胃寒又瀉痰濕,正好應對螃蟹的副作用。 薑類、椒類也可以驅寒(未必能化濕),大家也不妨感受一下以辣椒為主的香辣蟹。另外薑絲黃酒也是很好的驅寒飲品。用紫蘇葉放在蒸籠下清蒸是好的方法,也可以配合咖喱,中和螃蟹的寒性,同時化掉痰濕。
所以,不妨用紫蘇、陳皮、生薑等製作餐後茶飲。如果餐後有不舒服的情況,也可以嘗試服用越鞠保和丸或香砂平胃顆粒。香砂中的木香,也有解螃蟹毒的作用。當然飲食有節制,量力而行才是最重要的。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講師 王艷萍
相關文章: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