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禮節指南 |6大香港傳統習俗 附嫁娶百科/家居裝修要訣

2023-09-19 00:00

《香港傳統習俗事典》為中國傳統習俗專家史慧玲的力作,帶給讀者更多香港傳統習俗知識,令人大開眼界,是一本實用的生活手冊。本書一共6章,分別為婚娶禮儀百科、生育重要習俗、動土遷居習俗、傳統節慶巡禮、香港傳統特色神誕、喪禮葬禮大全,全都是香港人生活上必遇到的禮節,不說不知,你可能觸犯了忌諱,知道的話便會取得意頭,樂得安心,先說嫁娶大事。


別以為是現代人,不問細節,但求便利,例如作者話︰「今時今日很多人選擇同居,不受婚姻的束縛,但結婚仍然是眾多情侶所嚮往的,一個浪漫溫馨的婚禮,是多少女孩子的夢想。」

傳統結婚要三書六禮、過大禮的繁文縟節。
傳統結婚要三書六禮、過大禮的繁文縟節。
傳統結婚用品。
傳統結婚用品。
新婚夫婦大床。
新婚夫婦大床。
上頭的用品。
上頭的用品。

 

生育坐月都有禁忌。
生育坐月都有禁忌。
嬰兒的百家衣。
嬰兒的百家衣。
豬腳薑及蛋是坐月的補品。
豬腳薑及蛋是坐月的補品。

 

想住得舒適平安,除了裝修下工夫外,一些入伙的習俗和禁忌也要注意的。
想住得舒適平安,除了裝修下工夫外,一些入伙的習俗和禁忌也要注意的。
拜四角的祭品。
拜四角的祭品。
大門不宜對樓梯。
大門不宜對樓梯。

第1章:嫁娶禮儀百科

傳統婚聚禮儀,恕我直白,一定是床笫之事,不要想多了,這是一道科普題。結婚大事先要辦註冊手續,然後你可跳過甚麼三書六禮、過大禮的所謂繁文縟節,但必須注意「安床」這環節。新人,一定要買新床,點解?新婚嘛,「安床後任何人都不可在床上睡,直至翻床為止。」

第2章:生育重要習俗

壓床翻床習俗

參考資料︰舊時人家好緊要生育,有一個習俗你可以考慮或者過濾,就是找個男的小朋友,結婚前夕,在床上翻轉,俗稱「翻床」,為早生貴子之兆。當新人進房,會再讓小朋友在床上食喜果,如紅棗、桂圓、荔枝等,是為「壓床」,取其百子千孫之意。好了,你不要「翻床」、「壓床」,但可以隨俗,在新房放鏡、尺、剪刀,用作辟邪。

鬧新房傳統

後生可能不太了解甚麼是鬧新房,以為開Party,不是,作者介紹︰古代的新人經過一整天的祭祀儀式及婚宴後,還要接受眾兄弟姊妹闖進來嘻嘻哈哈玩一番,是為鬧新房,原因從前不是自由戀愛,新郎新娘可能是洞房才是第一次見面,有班朋友鬧一鬧,一對新人可以丟掉羞澀,「亦使新娘拋開對新婚之夜的恐懼與不安」,原來如此。

合巹交杯

再來科普甚麼是「合巹交杯」︰指新人在洞房內共飲「合歡酒」,象徵夫婦永結同心。又有人認為是「合體同尊卑」、「夫婦和諧平等」的意思,所以新人即使平時不飲酒,洞房不可免此習俗,用嘴唇碰碰,意思意思。

結髮合髻

婚娶最浪漫的一幕是「結髮合髻」︰女子訂婚之後,用纓(一種絲繩)來束着頭髮,直到成親日,才由新郎親自從她頭髮上解下來。後來,這種結髮儀式又有變化。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縷頭髮,繫在一起作為兩人結合的信物,稱為「合髻」。


無論結髮式合髻,都是喻兩人的靈魂永遠結合在一起,「結髮夫妻」便是這個意思。


第3章:動土遷居習俗

很多人辛苦賺錢,都是為了一層樓,想住得舒適平安,除了裝修下工夫外,一些入伙的習俗和禁忌也要注意的。

盂蘭節「搶孤」(意即搶奪祭祀孤魂祭品)競賽。
盂蘭節「搶孤」(意即搶奪祭祀孤魂祭品)競賽。
香港盂蘭勝會已有百餘年曆史。
香港盂蘭勝會已有百餘年曆史。
拜神婆唸起口訣用鞋拍打象徵不吉利的小人紙。
拜神婆唸起口訣用鞋拍打象徵不吉利的小人紙。
端午節龍舟競渡。
端午節龍舟競渡。
每年一度的盂蘭節「搶孤」競賽。
每年一度的盂蘭節「搶孤」競賽。
元宵節花燈盛會。
元宵節花燈盛會。
佛誕已是香港公眾假期。
佛誕已是香港公眾假期。
神誕節日少不了道士唸經。
神誕節日少不了道士唸經。
長洲飄色巡行。
長洲飄色巡行。
長洲搶包山。
長洲搶包山。
廟宇香火鼎盛。
廟宇香火鼎盛。
向觀音借的,除了財運,也可以求家宅、健康、事業等。
向觀音借的,除了財運,也可以求家宅、健康、事業等。

 

 

靈堂有不少禁忌要留意。
靈堂有不少禁忌要留意。

第4章:傳統節慶巡禮
 

很多人辛苦賺錢,都是為了一層樓,想住得舒適平安,除了裝修下工夫外,一些入伙的習俗和禁忌也要注意的。

觀音開庫 

香港近年最受歡迎的傳統神誕,莫過於是每年正月二十六日是觀音開庫日,故事是怎樣的呢?話說「佛祖派五百羅漢去測試觀音的修行,五百羅漢化身為和尚,到觀音廟化緣。觀音一心行善,便大開倉庫,讓他們享用齋菜,更將剩餘的食物,派結當日參拜的人。百姓十分敬仰觀音,便將這天稱為「觀音開庫」日,以紀念觀音的大恩大德。」


不說不知,向觀音借的,除了財運,也可以求家宅、健康、事業等。不過作者溫馨提示︰「觀音庇佑的,只能是正財,而非橫財。」你懂的!再就,有借有還,「在借庫後無論是否祈求成功,年底(第二年開庫日前)應回觀音廟還庫,以多謝觀音保佑。

黃大仙祠


最後要推薦大家看〈黃大仙有求必應〉的介紹,身為香港人怎可以不識黃大仙?重點是黃大仙信俗已於2014年被列入《國宏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而黃大仙祠原設於廣州,上世紀20年代因為政局混亂而南下香港建立黃大仙祠。1934年新年開放予公眾,直到1956年8月才全面向公眾開放。黃大仙信仰追求大同世界,祠內除了供奉道教神祗外,亦供奉佛祖和孔子。2010年5月,黃大仙祠被確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第5章:香港傳統特色神誕

每年的神誕祭典,沒有紅色假期,始終不及大時大節,但這類神誕通常更好玩,正如民間傳奇比正史更好看一樣。


第6章:喪禮葬禮大全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古代社會重視生,但更重視死,因為死是通往未知的世界,所以死的儀式很多。

 

文:王文宇

圖:星島圖片庫、摘自《香港傳統習俗事典(The Hong Kong Traditional Handbook)》

 

《香港傳統習俗事典(The Hong Kong Traditional Handbook)》

作者︰史慧玲

  
出版︰好年華Good Time
售價︰$138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