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原因|30歲男打機久坐 血管硬化昏迷險猝死 醫生揭1類人高危
2023-08-14 00:00
久坐也有猝死風險?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30歲的男子打機久坐不動,突然血管硬化陷入昏迷,被送院搶救,因肺栓塞險些猝死。醫生指出,有1類人猝死機率較高。若身體出現10大警號,更要格外小心。
猝死原因|30歲男打機久坐 血管硬化昏迷險死
外科醫生陳榮堅在其facebook專頁上指出,該男子雖然BMI值大約28至29,未達世衛的病態性肥胖標準,但是血糖值偏高,屬糖尿病前期的範圍。而患者的生活習慣不愛運動,平時喜歡留在家中打電動,醫生亦建議他要調整飲食及進行適度的運動,惟患者未有依從醫囑,BMI維持約30。
【同場加映】4大舒服坐姿 易損關節脊椎
陳醫生指,該男子在假期期間,沉迷玩電子遊戲2至3日,如廁時才離開座位,幾乎沒走動和睡覺。後來,當他打算離開房間時,卻突然昏倒。
家人把他送往醫院,該男子被診斷為急性肺栓塞,更被安排到加護病房,搶救2日後病情持續惡化。後來醫生為他裝上葉克膜,治療3天後挽回一命。
相關文章:久坐危害比吸煙大 3簡易動作健身免中風
猝死原因|有心臟病易猝死?4類高危人士要小心
據香港港安醫院資料,隱性心臟病患者可能隨時猝死,其原因和高危人士如下:
猝死原因|猝死全因血管出事 1類人風險最高
外科醫生陳榮堅指,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管硬化,使血管彈性變差。正常的血管應該像柔軟的水管一樣,在特殊情況下能靈活適應,避免當血管彈性不佳時,容易導致血液滯留,形成潛在的血栓,導致猝死。
相關文章:猝死先兆|41歲男不煙酒常運動險猝死 小心10大警號
陳醫生指,隨著年齡增長,血管老化是無可避免,但仍然可以依賴運動來訓練血管彈性。因此,若該名患者能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就不會容易面臨這些問題。
內容獲「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授權轉載
肺栓塞症狀|肺栓塞也可用會引發猝死 小心10大症狀
根據梅奧診所(Mayo Clinic)資料,肺栓塞是指血塊阻塞,並阻止血液流向肺部動脈,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引致生命危險,而出現肺栓塞會有以下症狀:
猝死原因|肺栓塞12大高危人士 曾患新冠也高危!
根據Mayo Clinic資料指出,任何人都可能會出現凝血,並因此引發肺栓塞,但以下的因素會增加風險:
肺栓塞高危因素1:凝血病
- 如果有任何血親曾出現過靜脈血塊或肺栓塞會增加肺栓塞風險。
肺栓塞高危因素2:心臟病病史
- 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臟衰竭,更有可能形成血塊。
肺栓塞高危因素3:癌症病史
- 一些癌症會增加凝血風險,特別是腦部、卵巢、胰腺、結腸、胃部、肺部和腎臟癌症以及已經擴散的癌症。化療會再增加風險。如果有乳腺癌病史或家族病史,並且服用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Evista),也會增加血凝血風險。
肺栓塞高危因素4:曾進行外科手術
- 手術是凝血問題的主要病因之一。為此,可在關節置換等大型手術前後用藥物來預防凝血。
肺栓塞高危因素5:影響凝血的疾病病史
- 一些遺傳疾病會影響血液,增加形成凝血的風險。例如腎病等其他疾病也會增加凝血風險。
肺栓塞高危因素6:曾患新冠病毒
- 曾患上新冠重症人士會增加患肺栓塞的風險會。
肺栓塞高危因素7:長期臥床休息
- 手術、心臟病發作、腿部骨折、外傷或任何嚴重疾病後長時間臥床會增加出現凝血的風險。當您的雙腿長時間平放時,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血液會聚集在您的腿部,有時會導致凝血。
肺栓塞高危因素8:長途旅行
- 長時間的飛機或汽車旅行期間坐姿侷促,使腿部血液流動緩慢,會增加凝血的風險。
肺栓塞高危因素9:吸煙
- 煙草使用會增加某些人群形成凝血的風險,尤其是同時存在其他風險因素的人群,原因尚不明確。
肺栓塞高危因素10:體重超重
- 體重超重會增加形成血液塊的風險,尤其是對存在其他風險因素的人群而言。
肺栓塞高危因素11:補充雌激素
- 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療法中的雌激素可能會增加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尤其是對吸煙者或超重者而言。
肺栓塞高危因素12:懷孕
- 胎兒的重量壓在骨盆的靜脈上,可能減緩腿部回血。血流變慢或積聚時,更容易形成血塊。
猝死高危人士|3類人猝死風險較高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陳藝賢醫生曾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出有3類人猝死風險較高:
延伸閱讀:飲凍水也可致猝死 3類人極高危
陳榮堅醫生曾指出,運動後喝冰水補充水份,也可能會有猝死的風險。他指出,有3類人較高危,飲用後可能有致命後果:
相關文章:猝死成因|40歲男運動後喝1飲品倒地險猝死 醫生揭3類人高危
相關文章:猝死先兆|41歲男不煙酒常運動險猝死 因1事心跳驟停血管全塞 小心10大警號
相關文章:第2大致命癌症|久坐易患大腸癌?7行為傷腸胃最高危 營養師教防癌保命飲食
相關文章:機艙症候群|工作旅行搭車搭飛機坐太久 出現腳腫6症狀恐猝死 附8招預防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