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省電|4大注意點 溫度維持在這範圍 葉片調整有竅妙

2023-05-19 00:00

冷氣省電|4大注意點 溫度維持在這範圍 葉片調整有竅妙
冷氣省電|4大注意點 溫度維持在這範圍 葉片調整有竅妙

夏天開冷氣,收到電費單總令人心情忐忑,目前時序還沒過端午,持續的熱浪還未開始,建議在之前要開始進行「增進冷氣運作效率」的準備,其實只要有4個正確概念跟撇步,就能高效率的使用冷氣機,更能減少荷包大失血的機會。

冷氣省電有妙法: 4大注意點點擊即睇:

想冷氣慳電又夠凍 4大注意點
想冷氣慳電又夠凍 4大注意點
一. 清洗濾網一定要
一. 清洗濾網一定要
過了整個冬天,濾網也該清洗一下了吧,上方累積的灰塵跟黴菌,應該在還沒使用冷氣機之前,把它們通通清乾淨。
過了整個冬天,濾網也該清洗一下了吧,上方累積的灰塵跟黴菌,應該在還沒使用冷氣機之前,把它們通通清乾淨。
或可請專業清潔人員來大清掃,清潔機體內部不但可增加冷氣運作效率,也能延長使用壽命。
或可請專業清潔人員來大清掃,清潔機體內部不但可增加冷氣運作效率,也能延長使用壽命。
冷氣溫度維持26至28度最省電
冷氣溫度維持26至28度最省電
室外跟室內有溫差,就能帶來涼爽的感受,一昧地調低溫度,不一定身體會比較舒適。
室外跟室內有溫差,就能帶來涼爽的感受,一昧地調低溫度,不一定身體會比較舒適。
想整體降溫,可搭配循環扇或電風扇
想整體降溫,可搭配循環扇或電風扇
在一開冷氣的時候,將冷氣風量調到最大,也比將溫度降到16至18度的操作效率更好、更快涼。
在一開冷氣的時候,將冷氣風量調到最大,也比將溫度降到16至18度的操作效率更好、更快涼。
很多人會把冷氣出風口的葉片調向自己、或是想冷卻的區域
很多人會把冷氣出風口的葉片調向自己、或是想冷卻的區域
如果是冷氣剛開想快速降溫的話,可以把冷氣出風口對著地板吹,冷空氣會快速下降
如果是冷氣剛開想快速降溫的話,可以把冷氣出風口對著地板吹,冷空氣會快速下降
開啟一陣子,可以把葉片「調整水平」,把冷空氣送到更遠的距離,達到室內每個角落都能涼爽的效果。
開啟一陣子,可以把葉片「調整水平」,把冷空氣送到更遠的距離,達到室內每個角落都能涼爽的效果。
冷氣開啟時的運作最耗電,若想省電,觀念就是「避免冷氣開關的次數」
冷氣開啟時的運作最耗電,若想省電,觀念就是「避免冷氣開關的次數」
若要出門1至3個鐘頭左右,建議不要關冷氣
若要出門1至3個鐘頭左右,建議不要關冷氣
正確做法應是「將冷氣溫度調整到與室外溫差約2度左右」,持續讓它維持低運轉
正確做法應是「將冷氣溫度調整到與室外溫差約2度左右」,持續讓它維持低運轉
若回家時覺得熱,就再把溫度調降就好
若回家時覺得熱,就再把溫度調降就好
開24小時低運轉冷氣,不一定會比每天只開睡前5小時的用法省電,找出自己的使用需求,再決定做法才是正確的
開24小時低運轉冷氣,不一定會比每天只開睡前5小時的用法省電,找出自己的使用需求,再決定做法才是正確的

冷氣省電|清洗濾網一定要

說實話過了整個冬天,濾網也該清洗一下了吧,上方累積的灰塵跟黴菌,應該在還沒使用冷氣機之前,把它們通通清乾淨,此外市售也有一些簡易清洗冷排的商品,如果是家中有高敏感族群的成員,也可以考慮使用一下,亦或可請專業清潔人員來大清掃,清潔機體內部不但可增加冷氣運作效率,也能延長使用壽命。

延伸閱讀: 清洗冷氣機|清洗冷氣機DIY 專家教簡單清洗冷氣機貼士 發現1情況要即時清洗

 

準備清潔工具篇
準備清潔工具篇

 

 

冷氣省電|溫度維持26至28°C最省電

冷氣溫度維持26至28度最省電,但其實只要室外跟室內有溫差,就能帶來涼爽的感受,一昧地調低溫度,不一定身體會比較舒適,如果想整體降溫,不如搭配循環扇或電風扇,更能達到效果,若家中沒有循環扇但想快速降溫,也可在一開冷氣的時候,將冷氣風量調到最大,也比將溫度降到16至18度的操作效率更好、更快涼。

冷氣省電|葉片調整有訣竅

很多人會把冷氣出風口的葉片調向自己、或是想冷卻的區域,有達人分享,如果是冷氣剛開想快速降溫的話,可以把冷氣出風口對著地板吹,冷空氣會快速下降,可以達到身體快速涼爽的效果,但涼爽區域只會在冷氣周遭,若已經開啟一陣子,可以把葉片「調整水平」,把冷空氣送到更遠的距離,達到室內每個角落都能涼爽的效果。

冷氣省電|短暫出門不用關冷氣

冷氣開啟時的運作最耗電,若想省電,觀念就是「避免冷氣開關的次數」,所以在大部分的狀況下,若要出門1至3個鐘頭左右,建議不要關冷氣,正確做法應是「將冷氣溫度調整到與室外溫差約2度左右」,持續讓它維持低運轉,若回家時覺得熱,就再把溫度調降就好,但這概念也不需無限上綱,開24小時低運轉冷氣,不一定會比每天只開睡前5小時的用法省電,找出自己的使用需求,再決定做法才是正確的。

本文獲ETtoday授權轉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