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文化節|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4月揭幕 傳承香港輝煌娛樂盛世 探討未來多元創造性

2023-04-13 00:00

不同時代都有其流行的事物,多反映在電視、電影及流行曲中,這不但影響着每一代人,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呈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最近舉辦了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結集政府及業界力量,以被譽為香港娛樂事業最輝煌的上世紀80、90年代為核心,帶來多場耳目一新的活動,藉此將香港昔日的流行文化精髓傳承下一代,同時向世界展現香港文化的多元及原創性。 

文:洪白嵐

圖:何健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說到今次《香港流行文化節》的推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特別職務)區玉芳解釋,「香港的流行文化從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開始大放異彩,到80、90年代更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顛峰時期,不論是電視、電影或音樂,都是我們香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載體,亦同時影響着周邊其他國家及地區。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便提到要開發及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產業,因此成立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加上國家的十四五規劃,要將香港打造成為文化交流中心,憑藉香港流行文化的獨特與多元性,相信可引領市民及遊客以全新角度欣賞,甚至重新認識香港的流行文化。」

香港流行文化節|開放探索前路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由張國榮生前好友陳淑芬、張叔平及夏永康等策展,帶來了不少破格意念。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由張國榮生前好友陳淑芬、張叔平及夏永康等策展,帶來了不少破格意念。
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以上世紀80及90年代的香港黃金時期作主綫,聚焦於兩位已故天皇巨星張國榮及梅艷芳。
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以上世紀80及90年代的香港黃金時期作主綫,聚焦於兩位已故天皇巨星張國榮及梅艷芳。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特別職務)區玉芳認為香港的流行文化有極深的根基,可塑性高。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特別職務)區玉芳認為香港的流行文化有極深的根基,可塑性高。
《聲.影馬拉松》雲集了香港新、舊樂壇勢力同台演出。
《聲.影馬拉松》雲集了香港新、舊樂壇勢力同台演出。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展品之一。
《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展品之一。

 

的確,香港的流行文化曾經隨着電影、電視的賣埠,歌手演員們到外地登台表演,一度在世界舞台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亞洲國家及地區,當年說到「港產片」三字,很多外國人都不會陌生,甚至不少人因此成為香港演藝人員的影迷或歌迷。區玉芳指,香港的流行文化經過多年累積,有極深的根基,可塑性高,探索空間非常闊,「當我們研究如何將香港流行文化傳承及流傳開去,留意到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事可做,今年是首屆舉辦《香港流行文化節》,我們採取一個較開放及開創性的做法,看看大眾的反應及接受程度,再檢討,為未來的文化節做好準備。」

他們在構思節目時做了不少研究及調查,發現時下年輕人對昔日的香港流行文化認識不深,部分人甚至不了解香港曾經孕育過如此多知名演藝人員,甚至國際巨星,形成了世代隔閡,於是在設計活動時,他們刻意將不同世代的流行元素串連一起,同時兼顧年長及年輕兩代人的觀賞需要,「有數個活動我們都安排了一些資深音樂人、創作樂手及樂壇新人同台,高唱昔日的經典作品,這樣的新、舊融合,將有助跨代樂迷享受到不同類型的音樂,也有助年輕一代加深認識不同層面的本土流行文化。」

香港流行文化節|營造協同效應

區玉芳稱香港的流行文化從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開始大放異彩,到80、90年代更是香港流行文代的顛峰時期,當中的代表人物如張國榮及梅艷芳。
區玉芳稱香港的流行文化從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開始大放異彩,到80、90年代更是香港流行文代的顛峰時期,當中的代表人物如張國榮及梅艷芳。
文化節將帶來多齣張國榮及梅艷芳的電影作品。
文化節將帶來多齣張國榮及梅艷芳的電影作品。
《人聲銅樂》表演團體之一SENZA A Cappella。(攝影:Sammy Lo)
《人聲銅樂》表演團體之一SENZA A Cappella。(攝影:Sammy Lo)
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節目之一《無中生有》,為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
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節目之一《無中生有》,為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
《流行原音音樂會》邀來多位新舊歌手參加。
《流行原音音樂會》邀來多位新舊歌手參加。
有專為INDIE歌手而設的表演節目。
有專為INDIE歌手而設的表演節目。
《電影叮叮》有電影人分享電影拍攝趣事。
《電影叮叮》有電影人分享電影拍攝趣事。

說到近年香港的電視及電影業面對激烈競爭,似不復當年勇,如韓劇於二十年前冒起,泰、台、陸劇也紛紛迎頭趕上,對此,區玉芳認為:「每種流行文化總會有高低潮,難說香港已落後於其他地方。」她補充,「流行文化向是香港的重要軟實力,特別是人才方面,幕前幕後都很優秀,新進的導演和演員在不同影展中大放異彩,資深影藝人在國際影壇中發光發亮,這些都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資產。」本屆文化節當局便邀來不少資深業界人士參與,藉着他們的經驗及脈絡為活動帶來新意,如目前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策展人俱是張國榮的好友,包括陳淑芬、張叔平及夏永康,除是業界重量級人物,各人對張國榮亦認識深刻,為展覽帶來了不少破格意念,給予市民一個認識張國榮這位昔日歌、影壇巨星的全新角度。區玉芳希望這些新嘗試能營造出協同效應,促使日後架設更好的流行文化推廣平台。

今年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於本月正式揭幕,以上世紀80及90年代的香港電影及音樂的黃金時期作主綫,聚焦於兩位已故天王巨星張國榮及梅艷芳,將陸續推出一系列相關活動,包括表演、專題電影放映及展覽等,另外還有連串戶外和外展節目。

今年適逢張國榮逝世20周年紀念,與哥哥相關的活動更成為焦點,除《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還有由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的《芳華再續》,將放演多齣張國榮及梅艷芳的電影作品,包括《胭脂扣》(1988)的4K修復版;另外如「趙增熹×李幸倪×《金枝玉葉2》」、《聲.影馬拉松》及《人聲銅樂》等,則不乏新、舊樂壇人同台演出;5月初登場的《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破格而出—香港漫畫電影巡禮》及《電影叮叮》,都是與香港電影相關的活動;至於10月舉辦的《韓國十月文化節2023—韓劇歌曲音樂會》,則是港、韓聯乘節目,有助將香港流行文化推廣至海外各地。

《香港流行文化節》2023
日期:2023年4月至12月
網址:http://www.pcf.gov.hk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 [https://bit.ly/3IMunqd](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