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呈現珍貴藏品 故宮日曆傳承中華文化|慢讀樂趣

2022-12-20 00:00

每年一度《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名片,至今連續出版了十三年,銷售近五百萬冊。成為對中華文化愛好者的傳世收藏,以及新年饋贈的精選。

最好的國情教育,拜託不要編寫成教科書的模樣,也不要學生們背負另一門功課,因為無論你把國情教育編成中國歷史文化小知識、中國十萬個為甚麼,也不可以達到培養孩子熱愛中華文化,擁護國家之心,充其量不過是用來考試求分數,再不然是公開來個問答式比賽,大家比試博聞強記的功力,我看不如一本呈現了三百餘件不同朝代的珍貴文物,又是以是年生肖為題材的《故宮日曆》那麼有效用。
本書特色 每日附文物圖

先說這本書的前世今生故事︰2009年,故宮出版社以1937年版為藍本恢復出版《故宮日曆》,標誌着被遺忘經年的經典重新回來。話說,百年前帝制終結、民智初開,一時之間,公眾對故宮之內的事物都充滿好奇。1925年故宮博物館成立,原為天子獨佔的內府珍藏成為公眾分享文化積澱的共同遺產,當時故宮的專家們對故宮的收藏作出整理和研究,藉此向國民介紹國寶藏品,以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播。故宮專家於1933年至1937年,一年一度出版《故宮日曆》,負責人為馮華,這個結合賞用兼宜的藝術讀物,廣受歡迎,風靡一時,可惜抗日戰爭打響了,戰亂令出版戛然而止。上世紀七十年代,台北故宮博物院曾依舊制,選取院藏文物編纂《故宮日曆》,但持續幾年即終止。

內地重新承傳故宮文化的大任,每年以生肖等不同主題再編出版。2023年是癸卯年,生肖兔,今年版《故宮日曆》以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精選與兔,以及「龍鳳呈祥」清代皇帝大婚主題相關的豐富文物加以呈現,包括青銅器、玉器、陶瓷、繪畫、服飾、擺件等,本書特色是「每日一張文物圖,讓文物自己講話。」文物圖下配以簡明的漢英文字說明,「讓觀者在閱讀和欣賞中與古物對話,拓寬文博歷史知識。日曆每頁都有留白,可自由書寫,記錄日常點滴和心情隨筆,既是實用的日曆,又是可留存的手帳。」
商朝藏品 反映傑出成就

1月1日元旦,第一件故宮文物是無比珍貴的商朝藏品,是為「青銅雙兔車飾」。商朝距今三千多年,當時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在經濟、文化、天文學、科技、軍事都擁有領先其他文明國家的優勢。商代經濟很繁榮,手工業門類齊全,技術含量高,最具代表的行業是青銅冶鑄。這枚青銅兔形的飾物,反映商朝的傑出成就。

日曆還有一點文化冷知識提供。古籍《周禮注疏》將麋、鹿、熊、麇、野豕、兔子列為六獸,說明當時的免子尚未被馴化,即是野生捕獵的對象。後來兔子因為性格溫和,可以與人相處,於是變成馴養方式跟人類一起。「兔子聽覺敏銳,機警活潑,人們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美好寓意。」這個青銅雙兔為車飾,是取兔子迅捷之意。
實用曆冊 內容豐富有趣

本書內容太豐富了,每一頁都會為大家帶來驚喜,也可以令我們長見識、開眼界,如是者,你會因此而沉浸在魅力的中華文化之中。前文說這是很好的國情教育,何解?因為這是天天跟你互動的一本曆冊,妙處在於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接觸和互動。

台灣心理學家洪蘭,專研認知神經科學,她在媒體撰文指出︰「講解內容讓孩子懂,很重要。因為有懂才記得住。」她教大家︰「父母可以在鏡子上、冰箱上貼生字,把每天要經過的地方都貼上生字,使孩子走過去時看一眼,在心中複誦一遍。久而久之,生字就變成熟字了。」這是一個符合大腦認知功能而設的方法。

明白了,送給孩子這本有趣而實用的藝術讀物,大家每天親子看這一天的文物故事,一起了解中華文化,這就是洪蘭教授提點家長的有效教育方法。反之,你把日曆的資料編成教材,要求他們背誦的話,所有東西都變成水過鴨背。給孩子2023年一個認識中華文化的開始,《故宮日曆》是絕妙的教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