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飯綜合症|隔夜飯炒飯 食安中心籲小心染炒飯綜合症致食物中毒 學會兩招輕鬆預防
2022-08-16 00:00
吃不完的隔夜飯餸,很多人都將會其留待隔天,一鍋過做炒飯,方便又美味。雖然不浪費食物是美德,但若隔夜飯處理不當,根據食物安全中心最近的信息,分分鐘會受蠟樣芽孢桿菌污染,引致所謂的「炒飯綜合症」,出現食物中毒等徵狀,尤其夏天更是高危季節。
其實蠟樣芽孢桿菌普遍存在於四周環境中,包括一般食物,但含量一般很低,不至於造成食物中毒。不過這種菌卻是一種可產生耐熱毒素及孢子的細菌,其最佳生長溫度約攝氏30至37度之間,一些經烹煮過的食物,尤其是米飯,或新鮮製成再冷凍的豆漿、燜製肉類、咖喱及盆菜等砂鍋類菜式,若放在室溫一段較長時間,便會大量滋生這些蠟樣芽孢桿菌。而最可怕是,當中的孢子具耐熱性,能抵受攝氏126度長達90分鐘,故當翻熱這些炒飯或食物,熱力都不能將它們殺掉,毒素仍然存在,進食後有機會出現腸胃不適、嘔吐及肚瀉等食物中毒徵狀。
想預防出現「炒飯綜合症」,可由適當處理食物着手。其實蠟樣芽孢桿菌在攝氏4度以下,或攝氏60度以上,都會停止生長,因此可將剩餘的飯餸盡快放入雪櫃冷卻,最好於2小時內降溫至攝氏20度,並在隨後的4小時內由攝氏20度降溫至攝氏4度。至於熱食則要保存於攝氏60度以上的容器。其實食物最好還是即煮即食不放過夜最安全,為保障家人安全,大家煮飯時預好分量,便不怕浪費食物及要吃隔夜飯了。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