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狂饮水仍口渴代表肺脾肾出问题 中医指3情况要多喝水
2022-12-19 00:00
天气乾燥,人人都说要多喝水。可是,怎样才是正确的喝水方法呢?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够?为甚么喝水不久就要去小便,好像没有吸收?为何有时饮水好像不能解渴?我们一一探讨。
饮水越多越好?
《千金要方》:「渴饮过多,则成痰澼。」按照中医理论,其中一个湿气生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喝水或其他饮品过多,而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负荷。所以,饮水一定不是越多越好。但怎样才算过多,其实很难有划一标准。有些说法认为,一日饮8杯水,即大概2公升水最为适宜。
但其实饮水量必须按照体质和日常生活来制定。例如,体力劳动汗出较多的人,应该饮用比2公升更多的水液。至于长期空调下静态工作,则不用饮水过多。同样地,天气乾燥,人应该饮更多水,天气潮湿人体水份蒸发减慢,则可以减少饮水。另外,感染发热疾病之后,应该增加饮水量,以恢复体内津液。
怎样喝水才最有效?
近日流行病患人数很多,我多数建议患者多喝水,以免脱水而出现重症。却经常有病患说,饮水后很快就有尿意,好像身体没有吸收。其实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因为中医理论认为,水液进入身体之后,需要脾胃吸收,肾气蒸腾,肺气宣发。如果肺脾肾三脏功能减弱,自然有机会出现上述情况。
所以,较为简单的折冲方法,多次分段少量饮水,「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而且,尽量避免饮冷水,以免减低肠胃吸收功能。当然,中医调理脏腑功能,找出可能潜在疾病,积极治疗,更为重要。
饮水不解渴属病态
饮水不解渴,是一个常见的病态状况。首先,患上发热疾病之后,或饮食不节,都会引致肺热津伤。由于肺中津液损伤,而肺脏具有输布津液的功能,所以肺热津伤会使人感到口渴但饮水不解。第二是脾胃虚弱,水液吸收运化的功能不足,所以饮水后很快泄泻或排尿。另外,肾气虚弱也会令人饮水后随即小便,这些情况都应该寻找中医治疗。
另外,也常有患者表示口渴但不想饮水。渴不欲饮最多见于脾虚痰湿偏重的病患,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停滞,于是留滞于身体的水份不能好好应用,于是出现口渴却不想饮水,或水入即吐的情况。
关于饮水的疾病实在太多,例如有人会因为水肿而自行减少水份摄取。其实即使水肿也不一定是饮水太多,中医理论当中,水肿成因多样而复杂,如对自己身体状态有疑问,应该寻找注用中医提供专业意见。
撰文:注册中医师 吕兆升
以上内容由名人+提供,标题经星岛头条编辑修改
延伸阅读:每人每日饮水量
每人每日到底要喝多少水?台湾基因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生曾提供以下详细的计算方法:
饮水过量血钠过低险死
刘博仁医生亦指出,饮水的确很重要,但份量最好按照个人体重来计算,切勿过少或过多。若喝水过多,例如一次过饮用超过2公升,或一天饮水超过5公升,均有可能会造成血钠过低。
饮水过多导致血钠过低,可能引致以下4个后果:
6类人要限制饮水量
刘医生又提醒,以下6类人要限制每日饮水量:
同场加映:饮水不足可致口腔问题
台湾牙科医生刘馥萱曾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表示,喝不够水可引致口腔问题。她曾接触过一些嘴唇乾裂的病人,仔细询问下才发现他们都没有经常饮水的习惯。刘医生提醒,饮不够水可能会对口腔造成以下4种伤害: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