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屎埔村民提司法覆核 要求政府新界收地加码补偿

2018-10-16 18:47

申请人陈基裘(蓝衫)。法庭记者摄
申请人陈基裘(蓝衫)。法庭记者摄

政府今年5月就新界东北与横洲等发展项目公布新的补偿与安置方案,受影响的已登记寮屋住户若住满7年,可申请免经济审查入住房协安置屋邨,新界区最高核准特惠津贴金额亦将翻倍至约120万元。七旬马屎埔村村民不满政府拒就清拆寮屋及收取农地赔偿,今午入禀高等法院申请司法覆核,挑战政府的新方案。该名村民批评新方案提出加大赔偿金额是误导公众,并要求发展局官员切实与村民对话。


申请人为71岁马屎埔村村民陈基裘(陈伯),建议答辩人为发展局。陈在入禀状中,要求法庭勒令局方,改善其于今年5月10日公布的「政府发展清拆行动的特惠补偿及安置安排拟议加强措施」。根据该方案,政府将安排1982年已登记寮屋中住满7年的受影响住户,免经济审查入住房协安置屋邨。政府亦会调高津贴上限及放宽计算方式,新界区的最高核准特惠津贴金额将由现时的60万元,提高至约120万元。


在马屎埔村耕种多年的陈伯直言,赔偿金翻倍的说法是欺骗全港市民,因为只有总面积为100平方米(约1076平方尺)的寮屋,才有可能获得120万元的最高赔偿金,事实却鲜有如此大的寮屋。陈伯透露按现时方案,他只会获得最高60万元中30多万元。


陈伯又表示,政府官员以寮屋无业权为由拒绝赔偿清拆损失。他明白寮屋不能转让,但村民以真金白银建屋,都是有价值的,政府拒绝赔偿等同剥夺村民的私有财产。


陈伯续指,他因迁就社会发展而失去家园,但他的农地却不得政府赔偿分毫。政府仅按照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等,对陈伯发放青苗补偿。相反,破坏农地的棕地经营者往往可得更丰厚赔偿,对农民不公道。


声言代表马屎埔村百多名村民入禀的陈伯坦言不愿搬走,但为社会发展著想,他愿意牺牲自己。他批评局方以行政手段,逼使村民接受补偿方案:「点解发展新界东北拖咗20年?就因为呢啲官员无做好工作。点解唔去问责,将个责任推去(新界)东北嘅村民?」  


法庭记者:黄梓生

申请人陈基裘(蓝衫)。法庭记者摄
申请人陈基裘(蓝衫)。法庭记者摄
新界的马屎埔村。资料图片
新界的马屎埔村。资料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