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良:增加土地建屋不能单靠填海

2018-08-04 20:00

张炳良指,政府增加土地房屋供应必须多管齐下,不能单靠填海, 应增加建筑高度。卢江球摄
张炳良指,政府增加土地房屋供应必须多管齐下,不能单靠填海, 应增加建筑高度。卢江球摄

运输及房屋局前局长张炳良卸任一年,今午出席新书《不能回避的现实》的分享会时指,政府增加土地房屋供应必须多管齐下,不能单靠填海, 应增加建筑高度,收回短期租约或研究继续出辣招,遏抑楼价。

张炳良担任局长期间,曾身兼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主席。他称,当年长策会召开多次会议,当时大多成员均认为公私营房屋比例应为6:4。

张强调,该比例毫无科学根据,只想带出公营房屋比例较多的讯息。他又指,以往曾考虑将熟地拨作建居屋。不过,政府内部考虑到私人住宅楼价或会大急升,故未有接纳意见。他称,比例可按当时社会状况而制定,惟政府必须谨慎处理,否则会令私人市场失控。

张续称, 现时香港的房屋问题严峻,需求及供应量严重失衡。他估计,本港每10年至少需要一个沙田新市镇面积应付房屋需求,惟填海绝非是单一解决办法,因填海需5至10年时间,故政府处理房屋问题时要多管齐下, 包括增加建筑高度,收回短期租约或研究继续出辣招, 遏抑楼价。

张又忆述,2012年10月的楼价较同年初急升近两成半,故同年7月上任后,有意推出买家印花税及特别印花税遏抑炒卖,惟业主因应租津及租管而加租,政府权衡政策的轻重后,未有推行有关政策。至于房屋问题是上届政府的重中之重,外界更视政府能否成功解决问题为当届政绩。他坦言,即使政府当时有地兴建房屋,惟建屋需3至5年时间,任内难以解决房屋问题。

张炳良又指,以往曾考虑将熟地拨作建居屋,但未被接纳。卢江球摄
张炳良又指,以往曾考虑将熟地拨作建居屋,但未被接纳。卢江球摄
张炳良新书《不能回避的现实》。卢江球摄
张炳良新书《不能回避的现实》。卢江球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