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史迹径重新揭幕 游客可扫QR code知历史

2018-04-26 18:11

旅游事务专员黄智祖(中间)
旅游事务专员黄智祖(中间)

1996年开幕的孙中山史迹径,经过两年时间更新计画,今日正式重新揭幕, 旅游事务署联同中西区区议会及康文署,邀请九位本地艺术家,为孙中山史迹径创作独特的艺术品,代替每个史迹点原有的纪念牌,用艺术手法融合历史元素, 重新包装史迹径,推动本地文化艺术旅游, 市民及游客更可以用手机扫描史迹径每个站的QR code,即时了解各个展品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香港是孙中山先生孕育革命的地方, 孙中山史迹径其中一站在歌赋街的前中央书院 ,是香港第一所提供西式现代教育的官立中学, 孙中山先生在1884至1886年间曾在此校就读。 有份参与今次艺术计划的本地建筑师朱国勇,在该处设置一道圆拱型钢门,代表当年孙中山在中央书院求学,经过时代变迁,该址现时已变成圣公会基恩小学,而这个「消失的门廊」,象徵孙中山进入中央书院学习成长,并培养出革命思想。

至于上环百子里公园,是杨衢云与谢缵泰在1892年创立的「辅仁文社」旧址,二人后来成为香港兴中会核心成员,与孙中山关系密切,该处是当年革命志士聚会议事的地方。本地艺术家冯力仁以立体雕塑,以「辅仁文社,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十二个立体字组成,彷似由纸卷跃出,代表当年文社成员身体力行推动革命。

在普庆坊62号的「中国同盟会招待所」,是1905年孙中山在香港设立的香港分会其中一站,另外在坚道及兰桂坊等地都设招待所,接应当年的革命党人。本地艺术家梁嘉贤以立体画,展现当年革命党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志。

出席开幕的旅游事务专员黄智祖表示, 去年施政报告发表的旅游发展蓝图,四大策略之一是培育本地特色旅游产品。他指出,更新孙中山史迹径,有助丰富本港的文化古迹旅游,配合PMQ元创方、旅发局的旧城中环,以及即将开幕的前中区警署建筑群「大馆」,有助突显中西区作为文化古迹旅游的重要地点,亦可满足旅客多元化旅游体验。他表示,孙中山史迹径除了加入艺术结合历史的展品,并会附设QR code,旅客及市民可以透过手机阅览史迹径的相关资讯,旅游事务处亦为孙中山史迹径设立facebook及instagram专页,更请来前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拍摄三辑短片介绍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的事迹

上环百子里公园,是「辅仁文社」旧址。本地艺术家冯力仁以立体雕塑,以「辅仁文社,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十二个立体字组成,彷似由纸卷跃出,代表当年文社成员身体力行推动革命。
上环百子里公园,是「辅仁文社」旧址。本地艺术家冯力仁以立体雕塑,以「辅仁文社,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十二个立体字组成,彷似由纸卷跃出,代表当年文社成员身体力行推动革命。
史迹径每个站都设有QR code,方便阅览相关资讯
史迹径每个站都设有QR code,方便阅览相关资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