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夫妇捉癞蛤蟆食用后中毒 1死1留院

2018-03-12 13:07

广西一对夫妇食用蟾蜍及其卵后中毒,妻子经抢救后不治身亡。(网图)
广西一对夫妇食用蟾蜍及其卵后中毒,妻子经抢救后不治身亡。(网图)

最近,广西资源县两水乡塘洞村一对夫妇食用癞蛤蟆及癞蛤蟆卵后,出现中毒反应,妻子不治身亡。这事件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这对夫妇见资源各乡镇很多人都在抓癞蛤蟆吃,于是也去田地里捕捉了癞蛤蟆。不料食用后不到3小时,两人均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两人情况非常严重,被救护车送到了资源县人民医院急诊治疗。妻子中毒严重,抢救无效证实死亡,丈夫被连夜送往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经过两次血液净化排毒治疗,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报,资源当地将这种癞蛤蟆称做「南风蛙」,这对他跟夫妻以前都吃过,但这次是第一次吃它的卵,没想到这次几只蛙竟能夺走人性命。一些蛙类因它肉质鲜美,成为餐桌上的珍稀美味,然而每年因吃蛙中毒甚至死亡的新闻也不少。

在民间,蝎、蛇、癞蛤蟆、壁虎、蟾蜍被称为五毒,那么癞蛤蟆毒素究竟有多大?桂林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特地做了详细的解释:蟾蜍俗称癞蛤蟆,样子酷似青蛙,外皮比青蛙粗糙。它是一种有毒的动物,它的腮腺、血管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和蟾蜍卵含有30多种有毒物质。如果加工或处理不当,毒素可能会进入蟾蜍肉中,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损伤心、肝、肾等器官,甚至会导致死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韩林告诉传媒:「不同的蛙或者不同的蟾蜍,它们毒素的分泌是不一样的,很大部分是没办法通过高温来破坏这些毒素的。就是吃了它们所产的卵,这个卵当中也同样是有蟾蜍毒素的,不能随便的吃,我们建议对于这一类的食材最好远离。」

癞蛤蟆毒素不是市民在家简单洗洗就能清理乾净的,稍有过量就会致食用者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每年因食用癞蛤蟆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有像这对夫妻一样误食的,也有相信民间偏方食用的。

每年因食用癞蛤蟆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网图)
每年因食用癞蛤蟆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网图)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