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爆炸案│控方爆炸品专家供称涉案片段显示正测试炸药 爆炸冲击波更使拍摄者无法正常拍摄
2025-03-21 11:09
8男女涉2020年初口岸爆炸案,今于高等法院踏入第74天审讯。控方今续向爆炸品专家证人播放涉案片段,专家证人确认片段中有人测试炸药,其中一段片发生爆炸,拍摄者受冲击波影响而无法正常拍摄;另一段片中,炸药虽没有发生爆炸,但燃点后亦「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一个「蘑菇云」及烈焰「向上高度直指12尺」,烈焰温度亦最少达到1300度。
警方检取手机片段见进行炸药测试期间出现「蘑菇云」
控方专家证人、署理高级警司兼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今续作供,控方继续播放从部分被告手机撷取的怀疑测试炸药片段,当中一段片的背景为类似工厂环境。
李展超供称,片中看到一块长约100厘米的金属板上,上方放了一个罐状容器,测试者手持打火机燃点烟花棒,约1分钟后,当烟花棒烧至容器,冒出少许带灰色的白烟,反映容器可能是塑胶制、或有胶带包裹。
李展超续指,该容器仅比汽水罐大些,但燃点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发生爆燃效应,「烈焰系呈白黄色,温度最少有1300度」,火焰亦不断有火花冒出,显示当中有金属粉末,而容器放在金属板上及离地18至20寸,「烈焰焚烧嘅时候系上下通透」,火焰向上方和下方冒出,「向上高度直指12尺,而产生嘅烟亦都属于高温及大量」。
李展超又提到,容器燃点后出现「蘑菇云」,法官陈仲衡对此表示关注。李展超解释,这表示「燃烧系一瞬间完成咗」,「系最短时间入面全部爆炸品都系烧晒」,这情况亦与低性能炸药脗合。
李展超亦供称,片中测试炸药的人点火时戴着防毒面具、换上维修用的服饰,点火后立即回避,显示测试者清楚知道自己在测试甚么;燃烧后,约2厘米厚的金属板有烧至通红的痕迹,「即系话再烧落去佢会熔」,而铁的熔点约为1500度,铝热效应才会导致片中情况出现。
另一片段拍下测试期间发生爆炸令拍摄者「跪咗喺度」
控方接着再播放一段背景同样是工厂的片段。李展超供称,与上一段片不同,这段片中「发生咗个爆炸」,片中有一个油漆桶、内装有一个金属饮品罐,相比上一段片中的容器没有盖子,该饮品罐有「半密闭空间」,而同类爆炸品进行爆燃与密闭空间有关,如果没有密闭便会如同上一段片般有「蘑菇云」、大烟和烈焰,如果密闭便会产生爆炸。
李展超续称,爆炸发生后「两个容器已经系完全被摧毁」,碎片四散及周遭有金属痕迹「一片狼藉」,而且爆炸时可以听到「巨响」,当刻拍摄者更无法继续正常拍摄,相信是因为爆炸的冲击波「打到个人……跪咗系度」。
李展超又推测,这爆炸片段的拍摄时间其实早于「蘑菇云」片段,因为拍摄者在该次测试中感受到爆炸威力及「吃不消」,所以在「蘑菇云」片段中走到较远处及躲在车后拍摄。
TATP添加硝酸钾威力更强更烈性
控方其后再播放数段家居背景的涉案片段,李展超指出片中人在测试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指TATP燃烧时很少烟、近乎无烟,而且会产生「半空嘅火球」,是TATP燃烧时「独一无二」的特徵,片中其实已出现一个小爆炸,惟肉眼只能看到火球,如果TATP量多便会真正造成爆炸。
其中一段片中疑有男声说到「TATP加KNO3(硝酸钾)」。李展超确认,如果TATP添加了硝酸钾,威力会更强和更烈性,而TATP本身已是非常烈性,火、静电、撞击和磨擦都可以引爆TATP。
李展超亦指一段片中测试者在测试已失效的爆炸品,燃烧时有液体流出,可能是测试者添加了液体、想测试潜在威力,他亦确认有机会是硝酸钾受潮后的情况;在另一段片中,测试者则疑似测试自制雷管,该管状物体内的炸药爆炸后不足以炸开管子,而且没有妥善密闭,令压力从引信处冲速,管状物如「迷你火箭」般加速及「标走咗」。
次氯酸钙可制成「氯气弹」 或导致身体伤亡
另外,周皓文家中被搜出次氯酸钙。李展超在其专家报告中,提到次氯酸钙可用于化学袭击,透过混合酸可制成氯气,属「化学战剂」及「肺剂」,能够阻碍肺部肺泡和毛细血管,使吸入者窒息、甚至死亡,而次氯酸钙亦可制成「氯气弹」,快速释放的氯气和氯液可能造成严重身体伤亡,例如失明。
李展超供称,氯气如果接触到皮肤,会有一种灼伤的感觉,如果高浓度氯气接触到眼球,可能导致失明;而要制造氯气弹,只须次氯酸钙的比例高于酸便可,强酸、硝酸和果酸均适用,但须视乎酸度和次氯酸钙的质量,而使用胶制或金属制容器均可,密闭要求亦较低。
手机疑存铝热弹设计草图
此外,控方指称属于李嘉滨的手机内被发现一张设计草图。李展超供称,草图上写着铝热弹,相信是铝热弹设计图,草图分为4部分,外壳为一个直径2寸、长约6至7寸的水喉;内部填充铝热剂,草图亦写有铝热剂方程式;中间再有一个直径1寸的水喉,中央有气阀,分隔上下两部分,上方放置高锰酸钾,而下方放置煞车油(brake fluid),打开气阀后两者会混合。
李展超续指,高锰酸钾和煞车油混合后会产生「自燃效应」,毋须点燃便会起火,藉此点燃铝热剂,由于铝热剂会产生高温和大量气体,如果在密闭空间便会产生爆炸,破坏力须视乎落点,但必然会产生烈焰,而熔化的铝亦是非常高温,「跌到去边度,边度就会着火」,水喉外壳亦会化为炸弹碎片,在5米内均有杀伤力,类似设计「一啲外国嘅恐怖组织系经常使用」。
相关新闻:
口岸爆炸案│控方爆炸品专家称 若炸弹加入铁钉螺丝等 将极速「全方位无差别攻击」周围人士 效果如同子弹
口岸爆炸案|控方电子装置专家在辩方盘问下 指涉案组件程式只具单一功能 看不见影像分析
口岸爆炸案│电子装置专家确认被告张家俊电脑中发现Telegram机器人凭证 涉案群组成员亦疑讨论「墓碑型」炸弹草图
口岸爆炸案│电子装置专家指 被告张家俊手提电脑内软件开发档案 可制罗湖爆炸案所检装置
8名被告依次为37岁无业汉何卓为、26岁装修工李嘉滨、28岁金融从业员吴子乐、30岁程式工程师张家俊、29岁文员杨怡斯、25岁入境处登记主任张琸淇、23岁大学生何培欣及25岁测量员周皓文。
首7名被告被控「串谋犯对订明标的之爆炸」罪,指他们于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3月8日在香港串谋他人,意图导致他人死亡或身体受严重伤害,而非法及故意向订明标的、在订明标的内或针对订明标的送递、放置或引爆爆炸装置。7人另被控交替控罪、即「串谋导致爆炸」罪。李嘉滨另被控「作出倾向并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罪。周皓文则被控一项「企图制造炸药」罪。
案件编号:HCCC186/2022
法庭记者:王仁昌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