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撤辣后 全年仍跌7% 业主平均损失232万 学者:见底回升还看3因素
2024-12-31 06:00
回顾2024年楼市,自年初全面撤辣、第3季银行落实减息,10月施政报告更放宽按揭及优化投资移民,均对楼市带来支持;不过,楼价即使在回归「无辣招」年代后首月反弹约2%,但全年仍跌6.83%,对比2021年8月历史高位更回落近3成。同时,楼价指数已连跌3年,亦是2002年以来最长跌浪。有人担心楼市会否重现97后大跌浪,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接受《 星岛头条》访问时就表示,现时形势不会比上一次周期差,但本港楼市何时见底回升,还要看三大外围因素。
二手私楼市值3年蒸发3万亿
中原数据显示,11月全港二手私人住宅物业的平均尺价跌至11,680元,今年累跌逾5%,总市值跌至9.14万亿元,较2023年底9.59万亿元,再跌约4,466亿元,重返2017年水平;若与2021年9月最高纪录12.14万亿元比较,3年间更蒸发近3万亿元,业主身家平均损失232万元。
此外,10大屋苑今年尺价全线向下,跌幅最多逾一成;10大屋苑最新总市值亦失守7,000亿元,跌至6,840亿元,年内下跌467亿元或逾6%。当中以海怡半岛跌幅最大,市值由去年底950亿元,跌至841亿元,不足一年跌逾百亿元。「中产聚居地」鰂鱼涌太古城单位总数逾1.2万伙,市值仍最大,达1,250亿元,属全港唯一市值达千亿屋苑,相当于屋苑平均每单位价值985万元。沙田第一城抗跌力则最强,今年仅跌0.82%,市值约543亿元。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输入各项专才,带动住屋需求及租金急升。虽然反映整体二手楼价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今年跌6.83%,与2021年历史高位低约28%;相反,中原城市租金指数已连升两年,累升近7%,较2018年8月历史高位仅低3.7%。
麦萃才:楼市监管比90年代严格
对于今年楼市表现,麦萃才认为不算太理想,但比起最差情况已经有所改善,最主要是今年政府推出了一些措施,包括撤走大部分干预楼市政策,让楼市回归自由市场状态、放宽物业按揭成数等等,均有助楼市回稳。然而,整体外围经济不稳定,香港经济增长也跟随放缓,导致楼价也有一定下跌,但下跌幅度没有预期般多。
麦萃才形容楼市现时处于下降轨道,惟这个跌幅也可以当作正常调整期,「如果你再对比上一次的楼市下跌周期,由1997年开始到2003年,楼市指数跌幅是六成多、七成,现在远远比起当年那个跌浪,其实是轻微了很多。」
有些人担心会否重现97后楼市大跌浪,麦萃才相信现在形势不会比上一次周期差,「当年的应对是没有那么好的,因为金管局在97年金融风暴之后做了很多措施,令到楼市相对来说是健康,不会突然间一大群人就爆煲。90年代根本监管没有那么严格,现在买楼的话,全部都是要供得起才让你做按揭。」
楼价见底回升 还看三大因素
他又认为,政府可以推出的救市招式绝大部分都用完了,救市力度其实足够,但楼价要见底回升,并非政府所能控制,基本有三大因素影响:
第一,利率进一步向下,这个要靠美国减息,在联系汇率下并非香港所能控制;第二,环球经济复苏,最起码俄乌战争和以巴战争要暂停,并指这些经济体要重新建设才有机会转好;第三,中美关系要有改善,「如果中美关系不是太好的话,资金或多或少都不想来香港的,这其实在过往几年都看到」。
不过,由于现时楼市已经没有辣招,入市成本相对减低,变相造就市场多了更多投机者、投资者,甚至是一些海外买家,楼市需求不再像以往由用家主导。
自住可入市 不建议「估底」
至于何时为入市好时机,麦萃才指自住的话,「任何时间买都没问题的,因为楼价周期是很长的,说的是20年一次。考虑通胀因素,最后的价格也会飙升。所以要看你自己的需要,你只需要供得起,工作是稳健的,随时入市也是问题不大的」。
现时楼价对比高峰期跌了近三成,买楼等于比起未跌前「打了七折」,有些用家觉得抵买、有些用家觉得还可以再等等,不同人有不同要求,但他就不建议买家「估底」,因为这是属于投资者和投机者的目标。如果并非自住而是投资,就会参考租金回报,他相信按揭利率可能要回落至约3厘以下,楼市才有支持,令更多投资者重返物业市场。
展望2025年,麦萃才预估明年楼市平稳,原因是美国现在还处于减息期,还有部份业界表示楼市已经见底,只不过信心还没回来,在现时那么多楼市利好措施下,就等著东风配合。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