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7项目获首届「产学研1+计划」拨款 成本地院校之最

2024-06-04 17:32

中大7个项目获创科署资助成本地院校之最 其中心血管、软骨治疗方面有重大创新
中大7个项目获创科署资助成本地院校之最 其中心血管、软骨治疗方面有重大创新

中大研究团队领导的7个项目,获得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首届「产学研1+计划」的资助,在本地院校中数量最多。中大今日举行(4日)记者会,邀请7个项目的统筹学者介绍项目内容及未来计划。中大协理副校长黄俊文表示,此次中大获资助的7个项目,涵盖先进工程、生物医学以及生物技术等多个创新领域。

心血管及软骨治疗有新突破

社会老龄化加剧,长者护理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赵铌表示,团队正在研发用于老年人护理和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智能可穿戴传感技术,用于追踪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可通过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模型,以病人与传感器交互的反馈方式创造个人化的AI医生,以及实现实时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和诊断。

软骨损伤是不少市民常见的疾病。中大生物医学院教授陈佩指,细胞和组织工程疗法等先进技术为治疗软骨损伤带来希望,为此她和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自体间质干细胞(MSC)为基础的工程骨软骨组织(eOCT),具有模仿天然关节组织的适当结构组织。

她又称,团队亦与骨科医生合作开发了工程化骨软骨组织的微创关节镜植入术,旨在确定工程骨软骨组织安全性的首次人体试验亦在进行中。未来的目标是开发新的骨关节炎工程骨软骨组织以及进行其治疗二期的临床试验;针对个别患者开展工程骨软骨组织的治疗。

中大邀请7个涵盖先进工程、生物医学以及生物技术等多个创新领域项目的统筹学者,介绍内容及未来计划。叶伟豪摄
中大邀请7个涵盖先进工程、生物医学以及生物技术等多个创新领域项目的统筹学者,介绍内容及未来计划。叶伟豪摄
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赵铌。叶伟豪摄
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赵铌。叶伟豪摄
中大生物医学院教授陈佩。叶伟豪摄
中大生物医学院教授陈佩。叶伟豪摄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刘云辉。叶伟豪摄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刘云辉。叶伟豪摄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欧国威。叶伟豪摄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欧国威。叶伟豪摄
中大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叶伟豪摄
中大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叶伟豪摄
中大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系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杨伟豪。叶伟豪摄
中大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系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杨伟豪。叶伟豪摄
中大理学院生命科学副教授黄永德。叶伟豪摄
中大理学院生命科学副教授黄永德。叶伟豪摄
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何鸿燊认知神经科学讲座教授黄俊文。叶伟豪摄
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何鸿燊认知神经科学讲座教授黄俊文。叶伟豪摄

机械人技术可提升手术效率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刘云辉指,现有机器人无法在缺少视觉反馈的情况下工作,其研究团队旨在开发三维视觉驱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有效的眼、脑、运动协调控制,以便让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与人类、其他机器人及物件进行更高适配性的交互。他未来希望可推广三维视觉驱动机器人在物流、城市发展、建筑、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商业化。

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欧国威表示,普及化手术机械人系统将用于开发第一代多端口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适用于泌尿科、妇科等手术,能为提升手术质量和效率,可将4至6小时的手术降低到2至3小时。

另外在会上,中大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分享用于传感及光互联的矽光集成晶片;中大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系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杨伟豪分享网络编码在新一代网络中的应用;中大理学院生命科学副教授黄永德提出了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下,如何优化大豆种植以提供粮食安全和环境解决方案。

记者:谢宗英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