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通过28亿拨款设微电子研发院 议员质疑「创科」变「追科」 孙东否认

2024-05-17 17:31

「创科」变「追科」?孙东否认:香港突破力举世公认
「创科」变「追科」?孙东否认:香港突破力举世公认

立法会财委会今午(17日)召开会议,讨论在「创新及科技基金」下开立一笔为数28.38亿元的新承担额,以成立及营运「香港微电子研发院」。有议员引述意见形容香港不是在创科,而是在「追科」,关注当局如何留住人才及成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不认同香港在「追科」,认为假以时日香港创科一定是非常光明的前景。项目最终于在席过半数议员支持下获得通过。

梁美芬:大疆事件是个教训

经民联梁美芬表示,自己近日出席一个活动时,有与会者形容香港不是在创科,而是在「追科」、追赶地创科,指文件提到香港科研要实现「从0到1」,而愿景是产学研「从0到N」,关注当局如何量化这些说法,以及如何留住成果及人才在香港,重提大疆(DJI)是一个教训,最终的科研都要在内地落户。

孙东表示,不认同香港是「追科」,指现届政府集中完善创科体系,相信香港创科一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资料图片
孙东表示,不认同香港是「追科」,指现届政府集中完善创科体系,相信香港创科一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资料图片
经民联梁美芬引述近期活动上有与会者形容,香港不是在创科,而是在「追科」、追赶地创科。资料图片
经民联梁美芬引述近期活动上有与会者形容,香港不是在创科,而是在「追科」、追赶地创科。资料图片
梁美芬关注如何留住成果及人才在香港,并以大疆为例子,指最终的科研都要在内地落户。资料图片
梁美芬关注如何留住成果及人才在香港,并以大疆为例子,指最终的科研都要在内地落户。资料图片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关注成立及营运「香港微电子研发院」的开支数字庞大。资料图片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林筱鲁关注成立及营运「香港微电子研发院」的开支数字庞大。资料图片
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解释,部分开支用作高级职员薪酬,以及建设新设备开支。资料图片
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解释,部分开支用作高级职员薪酬,以及建设新设备开支。资料图片

政府正集中完善创科体系

孙东不认同香港是「追科」,重申香港创科的领导力、突破力举世公认,香港之前主要是欠缺中游的转化及下游产业发展,形容是「缺条腿」,而现届政府集中完善创科体系,产学研都在上、中、下游产业加投,建设完善体系。他又解释,以前香港没有产业是政策导向,大学完成科研后就完成,转化要到内地去,但香港现在已经变了,相信假以时日香港创科一定是非常光明的前景。

他续称,香港「从0到1」的突破力非常重要,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能有这个优势,形容上天眷顾香港,让香港有这个优势,就会有「从1到N」的巨大潜力和空间,相信现在创科政策正确,只要坚定不移前进,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他重申建设这个研发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功能的平台,能够支撑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的顶尖人员聚一起,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资本,甚至是技术到香港,最终会在香港开启半导体产业的新天地。

林筱鲁关注微电子科研分部开支庞大

选委界林筱鲁指,当局预留了3.6亿元作为5年营运开支、1.2亿元为总部员工薪酬,而微电子科研分部开支为1.3亿元,关注何谓分部开支,当中包括那些项目。他又称,研发院有170名科研人员加30名行政管理人员,若以每年开支预算计,每人平均月薪约1万元左右,「如果我无理解错个数字,就好得人惊。」

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解释,1.2亿元为总部员工薪酬,是30名总部人员,包括领导层、行政总裁,是一些高级人员的团队,至于170位科研人员,每年要在「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申请开展研发项目,相关的薪酬会在项目中支付。而科研分部,他指这是研发院的核心,研发院分了4组做不同的研发项目,当进驻微电子中心后,有些设施要再购置,因此该1.3亿元是用作建设新设备。

记者:郭咏欣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