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胸痛送院翌日亡 专家指急性心脏病人应接驳心脏监察仪器属国际指引

2024-06-04 14:32

法医锺雅如(左)及专家证人谭广明医生。卢江球摄
法医锺雅如(左)及专家证人谭广明医生。卢江球摄

57岁女子在2021年12月4日因胸口痛送院,翌日清晨不治,丈夫到达医院时得知太太住院期间没有接驳心脏监察仪器;其死因研讯今(4日)续审。法医供称,死者死因是主动脉剥离致心包积血;法庭传召专家证人,中文大学教授、心脏科专科医生谭广明供称,急性心脏病人应该要接驳心脏监察仪器,因为病情转变很快,又称「呢个其实系国际指引」,但亦称不会「怪责」当时医生未能诊断到死者主动脉剥离,因为比较罕见,而即使察觉,该病死亡率仍属高。

专家证人指主动脉撕裂死亡率高

专家证人、心脏科专科医生谭广明供称,死者潘玉玲事发时因胸口痛而入院,她左右手血压有差异,而X光片亦显示她纵膈腔较宽,这些都是急性主动脉撕裂的「提示」,但当时急症室和内科病房都没有明确诊断,也没有安排电脑扫描或超声波检查。不过,谭广明亦指主动脉撕裂的死亡率高,即使院方有安排上述检查,在这次个案中亦没有很大关系。

证人卫锦樱。卢江球摄
证人卫锦樱。卢江球摄
证人谭桂芳。 卢江球摄
证人谭桂芳。 卢江球摄
证人黄婷欣。卢江球摄
证人黄婷欣。卢江球摄

裁判官林希维指,早前有证供称当时死者左右手血压差距不足20及纵膈腔宽不足8厘米。谭广明称「数字系死嘅,人嘅判断应该要灵活少少」,指出上述两项因素加上死者胸口痛,其实应该考虑主动脉撕裂的可能性;就纵膈腔方面,谭广明认为其实应该比对病人以前的X光片去考虑是否属正常范围,并指出亚洲女士、例如日本的标准为6厘米。

谭广明亦指,急性心脏病入院的病人都应该要接驳心脏监察仪器,因为病情可以快速转变,亦应该每3至4小时验一次心酵素及照心电图,虽然接驳心脏监察仪器会令病人行动不便,但正因患急性心脏病,其实希望病人减少活动。另外,谭广明称不会「怪责」急症室或内科病房医生未能诊断主动脉撕裂,因为相较于心肌梗塞,主动脉撕裂比较罕见,「好有挑战性嘅」。

家属问到,主动脉撕裂导致心包积血,死亡率达到一半,但如果死者在送院时仍未出现心包积血,诊断出主动脉撕裂会否令生存率提高。谭广明同意,但指难以确认死者入院时,是否已有心包积血情况。

清晨6时再尝试为死者量血压已无反应

玛嘉烈医院健康服务助理卫锦樱供称,她在2021年12月4日及5日有上班、并于死者潘玉玲入住的病房当值,死者当时对答正常、没有说过或表现出身体不适,卫另两度为死者处理呕吐袋。卫在12月5日凌晨约2时曾替死者量血压,虽然死者血压上压为161、脉搏为每分钟56下,应该要通知医生或护士,但她当时没有通知,也无法说出原因。

卫称,至清晨6时,她再尝试为死者量血压,但发现死者无反应和无血压,便通知护士谭桂芳,待谭桂芳接手后,卫便离开。

玛嘉烈医院资深护师谭桂芳供称,她在2021年12月4日晚上9时半起开始上班,当时死者已入住病房,而死者没有接驳心脏监察仪器。法官问起接驳仪器,谭桂芳称会视乎病人维生指数、清醒程度及不适程度,接驳仪器亦会令病人行动不便;翌日清晨6时,谭桂芳获通知死者失去心跳,她和同事进行抢救,医生黄婷欣其后加入抢救。

现职广华医院、事发时任职玛嘉烈医院内科病房的医生黄婷欣供称,2021年12月5日早上,她有份参与抢救死者,当时死者已无呼吸脉搏,护士为死者进行过心肺复苏法,而黄为死者注射了11剂「强心针」,但死者仍没有自发性血液循环,最终宣布死亡。黄称死者身上无任何疏忽照顾或外伤痕迹。

现职圣保禄医院、事发时任职玛嘉烈医院的法医锺雅如供称,死者尸体经解剖发现心包有300毫升积血,主动脉有血管内膜撕裂,死因是主动脉剥离带心包积血;锺解释,主动脉血管分成3层,如果内层出现缺口,血液会涌入中间那层,而死者的缺口接近主动脉根部,因此造成心包积血及最后心脏停顿。

案件编号:CCDI-1063/2021
法庭记者:王仁昌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