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辣后交投增 但价格未见反弹 谢伟铨:印花税能者多付 助市民上车换楼

2024-06-03 10:29

撤辣后交投增 但价格未见反弹 谢伟铨:印花税能者多付 助市民上车换楼
撤辣后交投增 但价格未见反弹 谢伟铨:印花税能者多付 助市民上车换楼

香港经济近年先后受到黑暴、疫情,以及美国等对我国的政经打压影响,特区政府连续多年录得巨额赤字。笔者早于3年前的预算案建议书,已提议财政司司长以「能者多付」原则,在不违反香港行之有效的简单低税制的大前提下,适度调整部分税项,以增加库房收入,从而支持政府继续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持续推展各项有利经济发展及社会民生的基建和发展计划。

本年度《财政预算案》推出的薪俸税标准税率两级制,正正沿用了有关原则。建议未有大幅更改现行的税制或税基,只会影响年度入息净额超过500万的薪俸税或个入息课税纳人,就他们于课税年度内超过500万的入息,多收1%的税款。即是每多10000元收入,就要向政府交多100元的税款。

根据2021至22课税年度的资料,估计会有约11700位纳税人会跌入两级制。这些大多为坊间俗称的「打工皇帝」,多交少少税款,不会对其财政状况或生活质素造成重大影响,但每年库房就可以增加约9.5亿税收。

基本原则「先节流、后开源」

当然,有人担心若政府迟迟未能灭赤,第二级的标准税税率(经调整后为16%)会否越加越多,甚或变成三级制、四级制,动摇香港的简单低税制,削弱特区在挽留本地人才及吸引海外人才的竞争力。

有议员提议在相关条例草案加入「日落条款」,订明政府会在恢复盈馀后取消标准税率两级制。但这样反而会增加税务政策的不确定性,因为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库房每一年最终是录得赤字或盈馀,往往并非政府可以完全掌控。

同样根据2021至22年度数字,引入标准税率两级制后,香港的薪俸税实际税率,只会由原来平均约8%,轻微调高至约8.04%,仍然低于新加坡等区内竞争对手。

与税率动辄高达3成或以上,税制极为复杂的北美和欧洲地区比较,更名副其实是「蚊髀同牛髀」,对香港竞争力的影响微乎其微。

再者,财政司司长已在本年度预算案清楚交代,政府并非单靠加税来灭赤,而是有一整套的「财政整合计划」,基本原则为「先节流、后开源」,当中包括公务员编制零增长、继续削减部门开支、适度加大发债,以及调整基建工程的推展优次等等,不是只得加税一招。政府同时会致力发展经济,招商引才,希望做大个饼,搞活股市楼市,企业赚钱多了,打工仔收入增加,股市和楼市交投上升,政府各类税收亦自然就会增加,逐步恢复收支平衡。

另外,政府在疫情期间一度调高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支持各项防疫抗疫开支。但当疫情过后,税率现已还原,可见政府有不时检视各种税项,适时作出调整。

调低中低价住宅印花税

香港税项少,税率低,税制极为简单,但何以仍不有少基层、以至中层市民,觉得在香港生活并不容易,好努力打工赚钱,积蓄还是所馀无几,生活质素得不到显著改善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香港的土地房屋供应出了问题,导致楼价高,租金贵,不少家庭都要花上颇高比例的收入用作交租或供楼,住屋开支负担远高于缴交薪俸税的压力。

故此,即使面对财赤,政府仍有必要持续造地建屋,令市民能够改善居住压力,做到真正安居乐业。过去笔者亦曾提议按照「能者多付」原则,针对一些超级豪宅,例如售价5000万或以上的住宅单位买卖,徵收更高的物业交易印花税税率,但同时调低中低价物业的徵收率,藉此协助市民「上车」置业和换楼改善生活。

现时售价低于300万的住宅物业,只须缴交象徵性100元的印花税,但即使近年楼市有所回落,售价低于300万的单位仍选择有限。一般中产家庭想换楼改善生活,购买一个实用面积约700至800方尺的三房单位,楼价可能超过1200万,需要缴交40至50万印花税,亦是相当重的负担。

今年2月预算案宣布全面撤辣后,楼市交投明显增加,但价格未见反弹,政府有条件再认真考虑笔者的建议,适度调低中低价住宅物业的印花税,让更多市民能够更容易「上车」及换楼。

谢伟铨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

【上车验楼,星岛搵专家帮你手!如果你有新盘验楼、装修分享,请即Email:[email protected]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