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人物志|与电影同行70载 罗卡自述声影路 延续文化与历史
2024-05-20 08:1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资深影评人罗卡(本名刘耀权)透过第一身叙述,把上世纪社会面对的不安和动荡重现大银幕,盼唤起市民对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觉悟。纪录片背后,卡叔一生与电影和艺术结伴,早在60年代开始撰写影评,后来为多份刊物担任编辑、在电视台做编剧,最终也情归电影研究,去年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专业精神奖」予以肯定。见证本地电影辉煌至近年以小众题材突围,卡叔深信香港电影业仍然机会处处,亦感恩人生路上有电影陪伴左右,盼其经历能启发更多年轻人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
幻灯片逐格投影,画面由黑白变彩色,背景由旧日香江到繁华闹市,主角由年少气盛到两鬓斑白,今昔交错,宛如细听老人在榕树下说故事。
与电影和艺术同行70年,卡叔直言一切是「缘」,儿时在耳濡目染之下对中外电影产生兴趣,至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学生周报》做记者、编辑,港闻以外更要负责电影版,才开展了撰写影评和电影文章的生涯。他指,及后任职电视台、电影文化中心等,都有朋友并肩同行,只是当别人有其他发展离开,而他选择继续坚持,「可以做就继续做。」
年届80,卡叔仍对映画抱有满腔热忱,说起电影事马上精神抖擞、眼仔碌碌,疫下更跟新晋导演王茵茵合拍纪录片《声影路》,以第一身记录和叙述上世纪40年代至今的历史,见证香港电影业的发展。他期望,电影能够唤起市民对电影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醒觉,「文化不是今年、去年才形成,而是一直流传下来;文化就是历史,一直延续下去。」
60年代初,大量难民涌进香港,至1967年暴动等社会事件,皆占电影不少篇幅,珍贵片段把社会动荡重现观众眼前。卡叔忆述,当年《学周》社址与爆发工潮的人造花厂同位于新蒲岗,街头巷尾全是血色大字报,警察来回巡逻,气氛紧张。他表示,当年未有察觉到事态严重,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皆沉醉于电影中,即使交通停摆仍坚持出席不同放映会,在催泪弹的烟雾中前行,「大家对电影的爱热情澎湃,跟街上的火爆有得比。」
他指,香港初代影评人活跃于战乱的年代,会吹嘘抗日、内战、解放等主题,直至60年代,他们作为新一派影评人冒起,热衷把西方新潮事物引入香港,「我们真的好喜欢西方电影,会向别人分享从中取得的『养分』,欣赏西方事物并加以应用,跟以往的着力点不同。」
自爆曾感迷茫 在电影世界找答案
可是,如此抽离现实不吃人间烟火,令卡叔反思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更一度怀疑自己做文化艺术工作的意义。他直言,许多年轻人在暴动过后踌躇不决,自己当年30出头也对前景感到迷茫,如同经典电影《春光乍现》所表达的虚幻一样,「置身那个年代很难分清真假。」卡叔选择走入电影世界寻找答案,并对复杂的人生和世界有新的领悟,「不只是学习西方电影的架构,70年代开始着重认识社会和中国。」
后来,卡叔离开《学周》,为多份刊物担任编辑、远赴意大利进修电影、进入电视台做编剧……最终也情归电影研究,任职香港电影资料馆,去年更与资深影评人石琪一同获颁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精神奖。
作为影评界泰斗,卡叔历年透过简明扼要的文字记录电影世界的五光十色,却直言自小不爱文字,「战后好混乱,小学教育好随便,至初中才比较稳定;老师有集中教而我亦颇用功,所以基本语文有学好,亦开始写毛笔字。」他说,那时看了很多课外书,对哲学、社会发生的一事一物都有兴趣,遂开始写作,尝试翻译文章跟朋友交流,「他们介绍我看书,我便开始写阅后笔记,但从没想过写评论,真的是加入《学周》才开始写。」
要找好作品欣赏 对比各方观点
如今人人皆可撰写影评,网上电影文章多不胜数,「影评人」的界线亦变得含糊。他直言,不太喜欢长篇大论的影评,「有些影评引证许多东西,写到好细致,我都不太喜欢⋯⋯好多分析是学术性的研究,不是给一般人看。」卡叔指,未至于要用浓缩的诗词表达,但评论应该精简,「影评、电影文章应是散文,要有可读性。」他形容,文章写出来几百至一千多字,让人读完后有所感悟,是他对影评的认知。
至于在电视台任职10多年,卡叔不讳言,那些年每星期也要写一集剧本,把旧点子翻来覆去,但影评不如电视台剧本有公式,「写写下就觉得越来越难写。」他认为,当人生历练丰富,对文字的要求也有不同,便自然觉得写作有难度,故寄语众人,要找好的作品欣赏,对比各方观点,吸收更多。
影评要有可读性 读后有所感悟
经历过辉煌的80年代,近年香港电影市场倾向低成本制作,并以小众的题材突围。卡叔指,明白电影有投资限制,但说得动听且令人深刻的故事不多,核心问题或在于香港面对的是「小问题」,各类围绕弱势社群的题材都有导演拍过,而战争等「大议题」,轮不到我们去说明,「艺术性和思想性仍可再深化,如果这方面做得好,国际也有市场,因为人家要看艺术性的东西,而不是议题。」他坦言,近年不少新晋导演崭露头角,深信香港电影业仍然机会处处,期望本地导演能够建立自己的价值,拍摄出引起本地观众共鸣且在外国卖座的作品。
电影尾段,卡叔感恩电影在其人生路上陪伴左右,给他安慰和振奋激励,直言「拍好一部电影难,但做好一个人更加难」。他期望,观众透过其经历,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启发更多年轻人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
王茵茵盼以影音纪录 向观众展现香港价值
《声影路》公映,导演王茵茵(Donna)兼顾剧本、拍摄及剪接,功不可没。这位小妮子不懂说中文,最初因为撰写电影研究的博士论文,辗转认识了卡叔,后来二人越见投契,成就了纪录片的诞生。她坦言,一直喜欢研究香港电影历史和社会变迁,即使过程中面对版权问题等重重考验,亦无阻她以影音留下纪录,期望透过电影呈现社会当下各人对香港的现况感到迷茫的感觉,向观众表现香港的价值。
Donna指,起初只是灵机一动,觉得卡叔的故事扣人心弦,感觉上世纪「六七暴动」所带来的社会动荡,跟近代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困惑的心境不相伯仲,「我们不单纯谈论电影历史,也涵盖许多社会议题和发展。」然而,自资拍摄纪录片并不容易,卡叔直言,最初力劝她不要入行,「她不多会说广东话,而且在电影界学历高不是好事,别人会『棹忌』,觉得你跟大夥不一样;他们是实干型,觉得高学历应该去教书。」他续指,从没想过跟Donna一起拍摄,但对方一直坚持,后来剧本慢慢成型,二人交流渐多,才有实感。
卡叔对这位年轻拍档赞不绝口,「我们之间的默契不错,她对社会时事、整个时代都非常敏感,对政治学、中国历史、电影史等都有研究,所以我们在剧本方面好少争论。」他亦老实指,十分满意剪接的风格和直接叙述方式,「直接拍摄一个人,较视点走来走去好,所以电影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一个。」
长时间无薪筹备仍满腔热诚
然而,真正执行却面对金钱、人才和时间等问题。为丰富电影叙述,二人用上多出电影的经典片段,包括《春光乍现》、《阿飞正传》和《马路天使》等,但要在大银幕上应用必须解决版权问题。Donna分享,雇用了一位专门处理纪录片制作的美国律师,尝试「合理使用(Fair use)」相关片段,强调使用后能够提升该些片段乃因其文化艺术价值。卡叔直言,香港发行商好现实,版权问题或令年轻导演却步,「大家应该一同帮忙,令香港电影继续向好;如果有好多限制,他们便没有发挥空间。」他希望,电影业界能互相谅解,推动市场。
即使要独自承担大部分工作、长时间无薪地筹备电影,Donna仍满腔热诚接受「考验」。她形容,电影多年来带给观众的五光十色,跟卡叔的生活一样,对社会和她都很重要,期望透过《声影路》呈现出社会当下各人对香港现况感到迷茫的状况,让观众理解香港的价值,同时启发大家关注、讨论和思考社会问题,「历史让我们知道现今和未来的路应怎样走。」
记者:仇凯瑭
摄影:叶伟豪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