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雷雄德│及早检查 及早求医

2024-04-25 07:00

慢性疾病如隐形杀手,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高危。资料图片
慢性疾病如隐形杀手,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高危。资料图片

最近翡翠台推出健康节目《早啲知,早啲医》,内容介绍慢性疾病的健康风险,让市民及早察觉疾病的危机并进行检查,从而远离病患。本月衞生署出版的《非传染病直击》刊物指出,2022年的数据发现,本港录得六万一千多宗登记死亡个案,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癌症等非传染病,占该年所有登记死亡个案的45%,情况令人忧虑。衞生署建议市民好好照顾个人健康,以及奉行健康的生活模式,为对抗非传染疾病作出社会贡献。既可提升健康生活质量,也能协助降低社会医疗开支,相得益彰。

所谓非传染病,又称为慢性疾病,往往发生的时间持续较长,受到遗传、生理、环境和行为等因素互相影响而产生的疾病。目前世界衞生组织的数据指出,全球每年因非传染病造成死亡人口高达4100万人,相当于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74%,在低和中收入国家,非传染病的死亡率更高。在所有非传染病死亡个案之中,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排行在榜首。紧随着第二位是癌症,第三和第四位分别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上述这四类慢性疾病,占所有非传染病的过早死亡案例达到80%以上。此外,吸烟和饮酒、缺乏运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以及环境污染都会加剧死于非传染病的风险。

多慢性疾病零病徵

在本港,15岁或以上的非住院港人,经医生诊断患有最少一种慢性疾病的人口比例为43%。其实很多慢性疾病在早期没有出现明显病徵,市民如果没有察觉,便容易耽误诊治的最佳时机,所以定期检查身体是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为例,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都是代谢性风险因素,成年人及长者应该定期检查上述指标是否处于健康水平,及早发现,并改善健康生活的习惯,包括恒常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处理好压力,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衞生署还建议45岁以上人士,应该至少每三年接受二型糖尿病检查一次。50岁以上人士应定期接受大肠癌筛查,中年妇女定期评估患上乳癌及子宫颈癌的风险。

-----
《星岛申诉王》已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