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房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 2分钟验收3人单位  提升效率精准度

2024-02-13 00:15

智慧城市︱房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 2分钟验收3人单位  提升效率精准度
智慧城市︱房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 2分钟验收3人单位 提升效率精准度

香港迈向数码城市, 正逐步实现「智能工地」。房委会数年前引入「现实捕捉」技术于室外施工,现时技术有新突破,开始在室内试用。新「移动测绘系统」应用「现实捕捉」技术,透过雷射激光扫描及全景拍摄,在施工现场快速进行数码记录。房屋署创新科技总监姚勋雄介绍指,以往传统验收一个3人标准单位需要约15分钟;但利用「移动测绘系统」进行数码记录则只需2分钟,验收效率更高且更精准。

通过AI分析 更快查找不妥

姚勋雄表示,楼宇验收分动态和静态两种,前者是开门、开窗等现场测试,后者则是检查建筑尺寸、位置等。以往进行静态验收时,工程团队要亲身到地盘进行现场量度及检查,而新「移动测绘系统」只需一人操作,职员背上仪器后在地盘走动,即可全方位扫描。

房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在施工现场快速进行数码记录。右起为佘展翘、姚勋雄。
房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在施工现场快速进行数码记录。右起为佘展翘、姚勋雄。
工程人员以「移动测绘系统」量度楼梯或天花板等高位,大幅降低安全风险。 吴艳玲摄
工程人员以「移动测绘系统」量度楼梯或天花板等高位,大幅降低安全风险。 吴艳玲摄
职员只需背上仪器后在地盘走动,即可进行全方位扫描。 吴艳玲摄
职员只需背上仪器后在地盘走动,即可进行全方位扫描。 吴艳玲摄
虚拟立体模型方便工程团队遥距检查,通过与建筑图则叠加比对,更容易修正工程误差。
虚拟立体模型方便工程团队遥距检查,通过与建筑图则叠加比对,更容易修正工程误差。
「移动测绘系统」新技术刚开始试用,下个试点会是鲤鱼门邨四期公屋。资料图片
「移动测绘系统」新技术刚开始试用,下个试点会是鲤鱼门邨四期公屋。资料图片

以一层20个2至3人单位的公屋爲例,约30分钟就可以完成整层扫描及全景拍摄,采集的数据会结合AI人工智能及建筑信息模拟(BIM)等技术,进行约1天运算分析后,便可以虚拟立体模型方式,供工程团队遥距检查。
通过AI分析,工程团队能更快及精准地找出例如墙身或天花表面的不妥之处,以便与承建商沟通、跟进及执修。扫描出的虚拟立体模型更可与建筑图则叠加比对,准确度达几毫米,让工程团队在电脑上对比施工现场和设计尺寸的实际误差,例如管綫和洞口的对接情况,及早修正工程误差。

佘展翘:大幅降低安全风险

姚勋雄指,「肉眼见到管綫存在,但好难睇得出佢啱唔啱位。依家拍落去图则做对比,边度有错一目了然。」加上瑕疵位置会记录,除有助追溯工程进度,亦成为日后现场覆查的依据;此外,资料数码化亦节省文件往来时间,推动绿色建筑及提升工地管理效率。
房屋署助理工程监督佘展翘则指出,「移动测绘系统」更可大幅降低安全风险,以往工程人员若果量度楼梯或天花板等高位,或需借助一些机械或棚架协助,「要行上行落,而且相对危险一啲,有呢个工具就可以直接用激光量度高位,避免危险。」
姚勋雄透露,有关新技术刚开始试用,下个试点会是鲤鱼门邨四期公屋,又指出相关验收涉及不同范畴,例如一些走火通道等有特别要求和指引,需要针对性做工夫。房署接下来会试不同的场景,让AI收集更多数据做统计,注意不同项目特别的地方,希望理顺了这些数据后,能进一步提升验楼效率。

记者 赵克平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