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来港内地硕士生丧命 专家料至少1成内地生受情绪困扰 倡大学加强支援网络

2023-12-28 10:53

有转家认为大学对情绪健康的支援较中小学薄弱。
有转家认为大学对情绪健康的支援较中小学薄弱。

22岁来港内地硕士生怀疑参与派对后死亡,疑透过「男同志聊天、见面和约会」交友程式Grindr交友而「遇人不淑」,引起外界关注内地生离乡别井来港读书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包括适应、交友、文化差异以及情绪健康等。

相关新闻:上水22岁内地来港硕士生伏尸街头 疑涉毒品派对 警拘3人涉误杀及非法处理尸体

其中一名疑犯带到粉岭围村屋单位重组案情。梁国峰摄
其中一名疑犯带到粉岭围村屋单位重组案情。梁国峰摄
其中一名疑犯带到粉岭围村屋单位重组案情。梁国峰摄
其中一名疑犯带到粉岭围村屋单位重组案情。梁国峰摄
大埔区助理指挥官(刑事)锺志强警司(图中)讲述案情。
大埔区助理指挥官(刑事)锺志强警司(图中)讲述案情。
当日发现死者伏尸的空地位置。梁国峰摄
当日发现死者伏尸的空地位置。梁国峰摄
粉岭围发生误杀凶案。梁国峰摄
粉岭围发生误杀凶案。梁国峰摄
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资料图片
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资料图片
精神科专科医生张汉奇(右一)。资料图片
精神科专科医生张汉奇(右一)。资料图片
香港情绪健康学会创会会长、精神科专科医生林美玲。资料图片
香港情绪健康学会创会会长、精神科专科医生林美玲。资料图片

香港情绪健康学会创会会长、精神科专科医生林美玲接受《星岛》访问时指出,大学对情绪健康的支援较中小学薄弱;学生的上课地点、同学时常不同,令旁人难以察觉有异;不少内地生背负着家人的殷切期望来港求学;也有人因文化差异或语言障碍而影响情绪等。部分人或因不懂抒发压力,以毒品「短暂逃离现实世界」,最终造成恶成循环。她表示,内地生在港的情绪问题值得关注,建议大学加强支援网络。

建议大学加强支援网络

精神科专科医生张汉奇表示,会接收大学诊所转介的精神科病人,估计至少有一成内地生受情绪困扰,当中不少源自学习模式转变、思乡、语言、社交等问题。由于两地医疗制度不同,部分内地生透过朋辈介绍才懂求医。他建议校方可针对港漂安排定期聚会,形成social support(社会支持)。

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指,内地生离家到陌生地方求学,遇上节日、学校假期可能特别觉得寂寞,需要找朋友一起过节,加上硕士生的年龄、背景等差异较大,较难与同学交朋友,令硕士生较学士生更难适应新环境。对一般内地生而言,香港的文化差异已较少,比留学英美较易适应,且香港的大学内地生比例不低,有不同交友渠道,可互相分享生活资讯,相信不难适应;但个别学生或因性格、社交环境等出现不同情况,有机会造成冲击。

记者 何嘉敏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