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3︱楼市减辣 生育津贴2万元为期3年 明年完成23条立法

2023-10-25 10:45

特首李家超今早(25日)11时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在楼市、生育政策等重点范畴有所着墨。其中两项买楼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减半至7.5%,额外印花税适用限期减至两年,外来专才改为「先免后徵」;新生婴儿家庭可获派2万元津贴,为期3年。

相关文章:

施政报告2023懒人包︱一文看清焦点政策措施 楼市减辣/股票印花税/生仔派2万/东九线上马
施政报告2023︱生育/楼市/股市/房屋/医疗/扶贫政策一文睇清 民生措施边样最受惠?
施政报告2023|2万元生育奖金 消息:登记出生纸同步办理 最快两周获批 私生子都有份

施政报告2023|启德单轨「复活」!建智慧运输系统连接跑道区、体育园 东九龙线驳至马游塘
施政报告2023︱楼市减辣!持货两年出售免SSD 买家印花税、新住宅印花税减半 即日生效
 

八大非本地生资助学额增至40%

【14:22】李家超完成发言,全长202分钟。

【14:20】李家超在结语指:「香港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接触了很多市民,听了很多意见。令我感动的,是香港人很热爱香港,愿意为香港付出,他们振奋着我的心。他们向我说,从不会因为为香港做事而感到疲倦,只会因见到一些总是自我『柴台』、『唱衰』的人而感到心痛。我感谢热爱这家园的每一位香港人,你们温暖着我们的心,我们不会让这些负面心态冷却我们的热诚,破坏我们的团结,挫败我们的意志。」

【14:13】政府会推动成立应用科学大学,大力提升职业专才教育获得大学学位地位,为有志在专业技术发展的青年建立康庄大道,达到行行出状元的目标。应用科学大学会与专业技术业界紧密合作,在课程内融入丰富的实习和职场学习机会,加强栽培学生的应用能力。

【14:09】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一倍至40%,专上院校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以高质量教学和配套,让专上院校扩容提质。

政府会向「政府奖学基金」额外注资10亿元,2024/25学年起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五成;并会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由每学年300个提升三分之一至400个,吸引更多杰出人才来港就学及进行研究。

【14:06】政府计划打造新的赏花热点,选址为沙田城门河及元朗明渠。

【14:00】政府会增加两地医疗合作,贡献国家「健康中国」策略,措施包括:

1. 支持国家医院认证标准国际化 —— 医管局会重启医院认证计划,确保管理及服务达到国际水平,并支持深圳市衞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办事处,助力国家医院认证标准走向国际,提升大湾区整体医疗水平;

2. 推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 —— 明年扩大「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至大湾区内合适的医疗机构,目标先增加约五间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试点;也会涵盖例如深圳的个别指定牙科医疗机构;及

3. 善用大湾区医疗服务 —— 于合适的大湾区医疗机构(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香港市民策略性采购医疗服务,纾缓本港公立医院服务压力,缩短市民轮候时间。

【13:55】政府明年中前向立法会提交草案,修订牙医和护士注册条例,提供新途径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护士,在指定机构服务。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大幅增加照顾者支援政策 为关爱队设管理应用程式

【13:40】政府明年将增加两所少数族裔人士支援服务中心,分别设于九龙中、新界东,令支援服务中心总数增至10间,并邀请该10间支援服务中心。另设立少数族裔「关爱队」。

【13:31】政府会因应「关爱队」实际运作,为他们开发管理应用程式,善用资讯科技,有效发挥功能。

【13:30】政府将优化「共创明『Teen』计划」,学员名额由2800名增加至4000名,并扩展至中四学生。

【13:25】政府会在明年4月将大幅提高寄养家庭奖励金,普通照顾由5000元增加至11000元,紧急照顾6600元增加至约13000元。

【13:25】支援照顾者方面,政府会继续支援照顾者,包括:

1. 动用「关爱队」 —— 以荃湾及南区作为试点,由「关爱队」透过探访或接触,协助识别有需要支援的护老者和残疾人士照顾者,将个案转介至相关社会福利单位跟进。在检讨成效后,会考虑扩展至其他社区,并会协助「关爱队」转介住户安装「平安钟」;

2. 扩展暂托服务网络 —— 照顾者如作短暂休息或处理私务,需依靠社区暂托服务为他们暂时照顾长者或残疾人士。我们会要求约140间「改善买位计划」安老院、约20间「私营残疾人士院舍买位计划」院舍,以及约190间参与「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计划」的服务单位,在出现空置宿位或服务名额时,为被照顾人士提供住宿和日间暂托服务。照顾者专线服务的社工亦会为有需要的照顾者配对选择附近暂托服务;

3. 加强朋辈支援服务 —— 未来两年,社署会增设四间专为精神复元人士照顾者而设的家长╱亲属资源中心,支援精神复元人士和照顾者;

4. 推广关怀照顾者宣传 —— 鼓励社会各界发挥同理心,一起支持、关怀照顾者,推广宣传活动为期三年:第一年推广照顾者自助讯息,以「锡自己至撑得起」为主题;第二年发放与照顾者同行的讯息,以「撑得起因有你」为主题;第三年强调建立支持照顾者的社区氛围,以「全城为您全程撑」为主题;

5. 支援特殊学校离校生和其照顾者 —— 明年第二季成立专队,在学生毕业前六个月主动联络其照顾者,提供照顾及相处技巧训练;安排离校后的照顾计划及连接社区支援服务;及

6. 善用科技减轻照顾者负担和压力 —— 扩阔「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的用途至适合家居使用的乐龄科技产品。合资格的安老及康复服务机构可申请购置合适的科技产品,供长者、残疾人士及其照顾者借回家使用,改善生活质素,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13:19】政府推行为期三年的试行计划,向领取综援而有工作的残疾人士每月发放额外500元津贴,以鼓励就业。受惠人数预计约6 800人。

【13:15】银发经济方面,李家超指:「有照顾需要的长者需要我们支援,但很大部分长者是健康和充满活力的。高龄人口增长,形成为消费群,很多乐龄产品及服务,例如医疗保健、文娱康乐、起居服务等,不单提升生活质素,亦带来产业发展和商业活动。商经局会成立「银发经济顾问小组」,把握「银发经济」发展潜力,汇集专家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发展建议。贸发局亦会率先在更多展览加入「银发经济」元素,加强推广相关产品和服务。」

政府也将为长者学苑注资8000万,鼓励长者终身学习。

【13:11】李家超表示,明年起在3年内分阶段开展学前儿童课馀托管服务至全港18区,参与计划的中心由16所至28所。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陈极彰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今年会议厅安排李家超坐下发言,是回归以来首位坐著发表《施政报告》的特首。(陈极彰摄)

两项买楼印花税减半、新生婴儿派2万

【13:09】辅助生育方面:

增加公营辅助生育服务名额 ——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在2024-25年度起计五年内,逐步增加体外受精治疗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由每年1 100个增加超过六成至1 800个,并加强培训相关专业人员;及

辅助生育税项扣除 —— 2024-25课税年度起,政府在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下,设立每年最多10万元辅助生育服务税项扣除。

【13:05】鼓励生育方面,政府会有新的政策导向,包括向在香港出生的新生婴儿派一笔过2万元将设「新生婴儿奖励金」津贴,父或母其中一方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即受惠,即日生效,为期3年。

其他措施方面:

- 提高与居所有关的税项扣除最高限额 —— 2024-25课税年度起,如纳税人与在今日或之后首个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贷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税项扣除」的最高限额,将由10万元提高两成至12万元,直至该名同住子女满18岁为止;

- 资助出售单位优先安排 —— 房委会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增加新生婴儿家庭成功购买资助出售单位的机会。由明年推出的居屋开始,预留部份单位配额,让今天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抽签及优先选楼,直至该名子女年满三岁为止。每次出售居屋及绿置居会额外预留单位总数10%作优先选楼;及

- 公屋优先安排 —— 房委会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加快新生婴儿家庭的公屋申请获编配公屋,今天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可缩减一年轮候时间,明年4月生效。

【13:00】政府参考内地云巴技术,会在东九龙、启德等地引入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明年邀请发展商提交意向书。

【12:48】旺角东油麻地南将展开重建,旧楼强拍门槛降到6至7成。

【12:45】楼市减辣方面,考虑整体情况后,政府决定采取以下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日生效:

1. 把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换言之,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物业,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

2. 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两者均会由15%减至7.5%。这安排有助减轻已拥有住宅物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购买住宅物业时的财政负担,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购买住宅物业的成本;及

3. 为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徵」,即优化去年为合资格外来人才退还在港置业印花税的安排,由原本在购入物业时先徵收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然后在相关人士居港满七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才退还(即「先徵后退」),改为在购入物业时先暂免徵收相关税项,若相关人士其后未能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缴付相关税项(即「先免后徵」)。新安排适用于今天或以后签署的「买卖协议」。

政府会密切监察楼市,确保其稳健发展。

【12:37】政府会优化公营资助出售房屋按揭贷款保证期,包括延长二手市场的保证期,由30年到50年。政府成立的「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会为劏房设最低标准,以及为不合最低标准的劏设取缔方案。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多名官员及行会成员配以绿色打扮。(陈极彰摄)

【12:30】食物环境衞生署会在明年第一季简化饮食业发牌制度,包括把「先发牌、后审查」专业核证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普通食肆;以「综合许可证」涵盖多种限制出售食物,无须逐项分开申请;订定较宽松的牌照条款,便利从事商业农耕的农场兼售简单烹调的农产品;以电子方式发出所有食物业牌照,亦会在网上为申请人提供申请进度的资料;以及加强业界认识牌照申请程序,减轻中小微企业的创业成本。

【12:24】明年初起逐步开放沙头角边境(中英街除外),发展文化旅游。

【12:19】「北部都会区」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在洪水桥及新界北新市镇等地预留用地作专上院校发展,打造「北都大学教育城」;在古洞北、洪水桥等预留政府办公大楼用地,容纳维港都会区迁入的政府部门;在新田科技城及新界北等地兴建标志性的文化艺术设施等。我们会密切留意国际学校学位的供求情况,在「北部都会区」预留土地供国际学校发展,满足非本地家庭的教育需要;亦会落实兴建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融合发展和保育。

政府已重新检视沙岭公众骨灰龛计划,将改为创科及相关用途。

【12:15】政府于短期内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深度对接深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规划。「北部都会区」将分为四大区域,由西至东分别为:

1. 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 —— 位处洪水桥一带,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对接,提供金融和专业服务,并藉着口岸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

2. 创新科技地带 —— 覆盖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在内,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为创科发展的枢纽;

3. 口岸商贸及产业区 —— 占地最广,享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个口岸的地利,带动先进建造业、绿色产业、医疗、食品科技、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并可推展跨境商业服务和文娱消费,发挥强大的口岸商贸功能;及

4. 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 —— 包括红花岭、沙头角、印洲塘等,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带动康乐及旅游发展。

【12:08】股票市场方面,专责小组已提交报告,政府接纳建议,下调股票印花税,由现时的0.13百分点,下调至0.1百分点,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检讨股票买卖差价,明年次季完成谘询市场。就恶劣天气下交易运作,政府已要求证监会及港交所密切合作,全面研究如何落实。

【12:00】有关 「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还息不还本」安排申请期已于今年9月完结,政府将提供更多弹性还款选项,企业可选择在指明期内,每月只偿还原定应偿还本金的1成、2成或5成,让企业有更多时间逐步过渡至正常还款。

【11:59】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会为保户加强就东盟十国买家的免费信用调查服务,增加出口商承接海外订单的信心。

【11:55】李家超表示,本港物流发展对巩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十分重要。政府今年内将发表《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首阶段包括在洪水桥 厦村新发展区建设现代物流圈,作为通往大湾区的物流门户。

【11:52】政府持续推动会展业发展,扩建会展设施,包括亚洲国际博览馆,以及在湾仔北兴建新会展设施,合共将增加会展面积四成至22万平方米。

【11:47】「创意香港」会改组成「文创产业发展处」,以产业导向为原则,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及创意业界产业化发展。

政府亦会推出「重点演艺项目计划」 —— 为培育代表香港的世界级演艺作品及国际文化品牌,政府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以及额外500万元以配对私人资金,支持具代表性的本地大型重点表演艺术创作,作长期公演,吸引外地人士来港欣赏。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陈极彰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陈极彰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陈极彰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陈极彰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明年第一季成立「香港国际廉政学院」

【11:40】李家超表示,廉政公署明年第一季成立香港国际廉政学院,为世界各地的反贪人员,以及本地公私营界别举办专业培训,促进海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反贪经验^巩固香港在廉政建设的国际地位 。

【11:39】政府的抢人才、留人才,措施包括:

- 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 —— 继去年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后,实体「人才服务办公室」将在本月底正式成立,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援、跟进人才入境后的发展和需要等。明年亦会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区域招揽人才交流和合作;

- 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 —— 扩阔吸纳世界各地人才网络,11月起,合资格大学名单会增加八间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间;

- 放宽签证 —— 即日起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政策,并放宽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来港的申请门槛。我们亦会开放老挝及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

- 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 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细节今年内公布;及

- 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 —— 为纾缓技术行业的人手短缺压力,职业训练局(职训局)2024/25学年起入学的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外地学生,毕业后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此安排会试行两年再作检讨。

外国人可申请「一签多行」签证到内地

【11:36】为吸引更多外国公司来港成立,便利其人员北上洽谈商务,发挥香港联通世界与内地的角色,明日起,香港注册公司的外国人员可在港向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申请两年或以上的「一签多行」签证到内地,并会获加快处理。

【11:32】李家超指,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情况越趋频繁。政府会在预警、准备、应急和复原四个方面,持续强化整体应对的能力,把破坏和影响减至最低,尤以保障市民安全为首任。他指政府在近期天灾强化了统筹力量,部门在团队理念下,齐心协力工作,这亦使在复原方面,包括政府的动员能力、善后速度等工作都有相对进步,但亦有需要强化的地方,包括在恶劣天气下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宣传教育、机场在台风及公共交通受影响下处理大量抵港旅客的方法等。

政府会全速推展超过80亿元的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包括黄大仙及港岛东区等曾发生较严重水浸事故的地区。另外,渠务署会于明年完成「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规划研究」,制订更前瞻性的策略。

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将制订、商讨及落实全新《粤港澳大湾区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以联防联控、优势互补理念,构建系统化的大湾区应急行动机制,提高联合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政府亦正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政府商讨救护车跨境运送病人服务,把病人于医院之间点对点直接运送,提供更佳支援。

【11:29】就更新《公务员守则》,他指根据「爱国者治港」原则,公务员须具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识,应尽忠职守,以民为本,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敢于担当。公务员事务局去年提交了更新《公务员守则》初稿,正按我指示检视更全面资料,目标是明年第一季或之前会发出更新版《守则》草拟稿,徵询职方意见

【11:27】政府将成立「数字政策办公室」,提出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项方案」。

【11:25】李家超续指,政府正推展多个大型发展项目,包括「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这些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涉及很大资金需求。政府将成立由财政司司长带领的「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委员会」,并设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办公室」,利用市场力量,杠杆市场资金和效率,为项目的不同投资融资方案提供意见,包括评估引入私人投资者参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全面审视项目对政府的财政影响,确保政府财政的持续性。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图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卢江球摄
立法会会议,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图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图为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图为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特首即将到场宣读施政报告,议员和官员整装待发。(卢江球摄)

 

【11:22】李家超指,去年订立了110个施政指标,各部门工作整体符合预期。今年会再推出150个指标,73个是新指标,77个是去年订立后再更新的指标。

【11:18】就爱国主义教育,李家超指会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明年起康文署会举办中华文化节,当局亦会设立两所博物馆介绍香港抗战历史。现有博物馆内会先行建立专厅;明年设立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由现时的海防博物馆改建而成。

李家超表示将加强教师国民教育,举办教师内地考察,每件最少50所学校进行重点视学,加强宪法及基本法学生校园大使、国史课程等相关学习经历。

【11:14】基本法第23条立法方面,李家超指会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在2024年内完成立法。此外,政府会在2024年提交网络安全法草案。

【11:03】李家超指,今天是就任行政长官后发表第二份施政报告:「落笔时,我一直思考,过去一年,哪些改善市民生活的措施最受到认同?哪些地方需要做得更深更广,又有哪些新领域、新发展方向呢?我深感任重道远。」他感谢社会大致认同其施政方针和政策。

他指,政府的施政理念,是贯彻「一国两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施政方向是要强化我们的优势,把握好我们的机遇,补短板,化风险。施政目标是要让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居住有更好的房屋,学生有更好的教育,青年有更好的发展,老人家有更好的照顾,社会关爱共融,经济发展蓬勃,市民安居乐业。

【11:00】李家超进入会议厅。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FB影片截图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李家超FB影片截图
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为「拼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李家超FB影片截图
新一份施政报告主题为「拼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李家超FB影片截图
李家超指过去3个月,他和团队举办超过40场谘询会,并走访各区听取市民想法。李家超FB影片截图
李家超指过去3个月,他和团队举办超过40场谘询会,并走访各区听取市民想法。李家超FB影片截图
楼市。资料图片
楼市。资料图片
楼市。资料图片
楼市。资料图片
房屋政策。资料图片
房屋政策。资料图片
鼓励生育政策。资料图片
鼓励生育政策。资料图片
鼓励生育政策。资料图片
鼓励生育政策。资料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