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趋年轻化 过去一年55名中学生涉毒品案被捕 警方设领袖学院倡禁毒

2023-10-24 14:49

毒品调查科情报组总督察张嘉荣(图左)及参与禁毒领袖学院计划且刚毕业的浸大学生卓俊羲分享吸毒数据及个人经验。梁国峰摄
毒品调查科情报组总督察张嘉荣(图左)及参与禁毒领袖学院计划且刚毕业的浸大学生卓俊羲分享吸毒数据及个人经验。梁国峰摄

近年吸食大麻等毒品情况不只在大学出现,中学生涉毒事件亦日益增加。警方数字显示去年9月至今年8月,有55名分别来自45间中学的学生因涉及毒品案件而被捕,情况趋严重。警方毒品调查科为加强年轻人反毒品意识,举办连串活动包括禁毒宣传车,希望年青人及早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又呼吁大专及中学生参加「禁毒领袖学院」训练,透过分享价值观,及与戒毒人士的深度交流,拆解年轻人吸毒的迷思。

张嘉荣表示,由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来自45间中学的55名中学生因牵涉毒品案件被捕。梁国峰摄
张嘉荣表示,由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来自45间中学的55名中学生因牵涉毒品案件被捕。梁国峰摄
禁毒领袖学院大使卓俊羲分享个人对接触毒品亲身经历。梁国峰摄
禁毒领袖学院大使卓俊羲分享个人对接触毒品亲身经历。梁国峰摄
今年,「禁毒季」将于西九文化区继续举行大型禁毒展览,禁毒领袖学院亦于10月31日截止招生。梁国峰摄
今年,「禁毒季」将于西九文化区继续举行大型禁毒展览,禁毒领袖学院亦于10月31日截止招生。梁国峰摄
张嘉荣表示:「将来佢哋喺某啲场所闻到相关嘅气味,佢就可以意识到有危险,及早远离!」。梁国峰摄
张嘉荣表示:「将来佢哋喺某啲场所闻到相关嘅气味,佢就可以意识到有危险,及早远离!」。梁国峰摄
卓俊羲希望透过禁毒领袖学院内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领袖意识,及感染身边的人共同远离毒品。梁国峰摄
卓俊羲希望透过禁毒领袖学院内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领袖意识,及感染身边的人共同远离毒品。梁国峰摄

毒品调查科情报组总督察张嘉荣接受《星岛头条》专访时表示,根据保安局禁毒处《药物滥用资料中央档案室报告》而呈报吸食大麻的人数,由2013年的306人,上升至2022年的823人,增幅达1.6倍。2013年21岁以下青少年被呈报吸食大麻的人数有83人,至2022年有383人,激增3.6倍,情况令人关注。

由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来自45间中学的55名中学生因涉及毒品案件被捕。当中有40间为本地中学,5间为国际学校。其中32.7%的被捕学生因贩毒被捕,牵涉毒品包括可卡因、K仔、海洛英、冰毒及大麻。当中最严重的案件,被捕青年面对的最高刑罚为超过20年的监禁。其馀的67.3%的被捕学生因藏毒或管有第一部毒药被捕,牵涉毒品主要为大麻,可卡因及其他。综观所有涉及学生被捕的案件,以大麻的案件占大多数。

张嘉荣分享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毒品个案,指今年7月一对年幼的姊妹于家中误食大麻糖,之后口吐白沫,昏迷送院,更一度留院深切治疗部,幸留医后回复清醒。大麻糖的包装会容易被误认为是真糖果,令市民轻视这些毒品的危险性,尤其是小朋友,但小朋友不小心误服这些大麻糖,会引致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死亡。

为了增加市民对毒品的认识,毒品调查科于今年9月至11月的「禁毒季」,举行了一连串的禁毒宣传活动,头炮为禁毒宣传车,已于10月初完成为期15日的活动。宣传车上介绍香港的主要毒品,除了现有的三种仿制的毒品气味外(K仔,冰毒,可卡因),宣传车今年更增设大麻气味。警方透过活动希望年青人及早认识毒品气味及吸食毒品的危害性,「将来佢哋喺某啲场所闻到相关嘅气味,佢就可以意识到有危险,及早远离!」,如果家长或老师察觉子女身上有大麻气味,亦可及早跟进及为他们提供协助。

禁毒宣传车活动期间,就大麻认识情况进行街坊。发现约一半受访者能认出大麻的气味,并且形容为「好臭、好难闻」。但普遍巿民对大麻其他副产品认识甚少,及对一些关于大麻术语没有充分了解。例如大麻糖包装会容易被误认为是真糖果,今年已发生两宗小朋友误食大麻糖而入院的个案。

宣传车活动虽告一段落,「禁毒季」其他活动接连展开,警方将于西九文化区举行一个一连两日大型禁毒展览。有「禁毒领袖学院」学员设置的抗毒摊位、专家及过来人的正向价值观分享、各式各样的表演,以轻松互动有趣的方式,向巿民宣传禁毒的信息。是次大型禁毒展览,亦有仿毒品气味提供给市民体验。

张嘉荣重申大麻是毒品。根据香港法例,非法贩运包括进口及出口,及售卖毒品的最高刑罚为终身监禁及罚款500万,违反条例管有及服用毒品的最高刑罚为监禁七年及罚款一百万。他告诫:「大家千祈唔好以身试法!大麻、THC同埋CBD产品都系毒品,害人不浅,一啖都咪制!」

禁毒宣传大使及团队队长卓俊羲分享亲身经历

另外,禁毒领袖学院于10月31日截止报名,对象包括中四或以上及大学生。中四或以上人士需学校推荐才可接受报名,而大学生则可自行于网上进行报名。对于年轻人吸食大麻现象渐不受控,禁毒领袖学院的禁毒宣传大使兼团队队长卓俊羲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及个人见解。

卓俊羲刚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公共关系科,他透露中学时期第一次接触毒品,是一位「波友」问及是否有兴趣吸食大麻,卓当场拒绝。至升上大专时常在宿舍后楼梯嗅到一些特殊气味,后经与朋友研究后,觉得与大麻特徵十分相似。而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学时期认识的一位同学,刚认识时觉得对方性格开朗,后来发现他经常喜欢「索鼻」,且精神状况越来越差及情绪不稳定,甚至经常躲在厠所,行为奇异。直至一次卓无意中发现对方袋内有一包白色粉末,经网上搜查后发现原来是「K仔」,为免自己跟风误入毒品陷阱,此后便减少与这位同学联络。

经过此事件后,卓俊羲意识到自己对毒品知识一知半解,后来他参加领袖禁毒学院,学院利用多元化方式给予参加者提供不同的毒品知识,亦从中接触团队管理、沟通技巧及宣传技巧。领袖学院内会有一名专业导师及一名大学生共同带领四个中学学员组成一个团队,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可成爲学院的禁毒大使。各团队可以策划及执行属于团队的校园抗毒活动,以及在校内宣传禁毒信息。

禁毒领袖学院于10月31截至报名申请,对象包括中四或以上及大学生人士。中四或以上人士需学校推荐均可接受报名,而大学生则可自行于网上进行报名。梁国峰摄
禁毒领袖学院于10月31截至报名申请,对象包括中四或以上及大学生人士。中四或以上人士需学校推荐均可接受报名,而大学生则可自行于网上进行报名。梁国峰摄

卓俊羲续说,禁毒领袖学院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各种训练,除了能学习领袖才能、沟通技巧及团队管理之外,学院的授课亦包括认识毒品特徵、祸害及刑责。同时,学院成员亦会共同分析各种毒品趋势及拆解年轻人吸毒的迷思。除上堂外,亦举办一些参观体验活动,如团队曾到访香港戒毒会和戒毒人士深度交流,参观赛马会禁毒资讯天地等活动,希望透过藉此与市民直接互动并向大众宣扬抗毒讯息。

报名资讯:

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drug/lion.html?fbclid=IwAR2fB78YL649jGH9bGofN8x_8P3hqggcyQw5PcqLjG0VNVZjHbB817BxYiw#collapseOne 

记者:梁国峰  源琛薇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