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童群益会 今日点子•明日改变 感创敢为2.0 鼓励青少年以热诚带动创意

2023-10-24 09:30

香港小童群益会与陈廷骅基金会共同策动的「感创敢为2.0——青年社会创新服务奖」之「今日点子.明日改变」点子发布会及颁奖典礼于本月初完满举行。
香港小童群益会与陈廷骅基金会共同策动的「感创敢为2.0——青年社会创新服务奖」之「今日点子.明日改变」点子发布会及颁奖典礼于本月初完满举行。

香港小童群益会与陈廷骅基金会共同策动的「感创敢为2.0——青年社会创新服务奖」今年已是第7届,早前隆重举行「今日点子.明日改变」点子发布会及颁奖典礼,香港真光中学、宣道会陈瑞芝纪念中学、风采中学及顺利天主教中学在243队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金奖,得奖学生的方案未来更有可能落实推行,令弱势社群受惠。

是次比赛评审包括(左起)陈廷骅基金会信托人张惠庆律师、香港小童群益会总干事刘翀先生、择善基金会行政总监苏梅玲女士及社创基金专责小组副主席缪志仁先生。
是次比赛评审包括(左起)陈廷骅基金会信托人张惠庆律师、香港小童群益会总干事刘翀先生、择善基金会行政总监苏梅玲女士及社创基金专责小组副主席缪志仁先生。

「感创敢为2.0——青年社会创新服务奖」计划自2016年开始启动,一直致力于激励年轻人从同理心出发,深入了解社会问题,以热情和创造力推动改变。透过跨界合作和综合培训,主办单位希望年轻人能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了解,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社会效益。此计划由香港小童群益会和陈廷骅基金会共同策动,并得到教育局、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社创基金)、香港岛校长会、九龙地域校长联会和新界校长会的支持。计划目标是提升香港年轻人的共情理解和社会参与,透过服务学习和社会创新计划,鼓励他们从同理心出发,了解社会问题,以热诚带动创意,构思出以人为本的点子,透过科技和新颖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弱势社群的生活质素。

分享结果与反思 既紧张又感动

本届计划吸引了超过1,200名中学生的参与,提出了243多个创新的点子方案。参与的中学生针对人口老化、残疾人士生活中的困窘、身处不利环境下儿童的成长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困境等4个主题提出了独特的点子方案。通过网上投票和面试等选拔过程,最终有8支队伍成功进入了决赛阶段。在发布会上,决赛队伍逐一向评审介绍了他们的点子方案,汇报测试结果和所得的反思,并在限时评审提问的环节中展示了他们的才华,争夺金奖的荣誉。现场众多嘉宾和观众见证了金奖队伍的诞生,过程既有紧张又有感动时刻,非常精彩。

寄语同学们 未来持续贡献社会

比赛评审之一,陈廷骅基金会信托人张惠庆律师指出,同学们愿意在繁忙学习过程中抽出近一年时间去为弱势社群仔细构思及反覆测试,并评估点子方案的效益,实在难能可贵。「期望同学们能记住发展点子方案期间,在内心曾萌芽的为人服务精神与实践的动力,未来持续为社会作出贡献。」

另一比赛评审,香港小童群益会总干事刘翀先生补充,当见到青年人为弱势社群花尽心思构想点子方案,并落实推行与不断优化计划,他亦深受感动。「喜见同学们为弱势社群设计方案时懂得将它『客制化』以切合个别需要。在方案展示期间我看到多个点子均有扩展至社区的潜力。期望同学们能记住研发计划的初心,未来继续凭才能及创意为他人献出力量。」

金奖队伍分享

方案:请「您」穿上我的鞋 计划
团队:ping ling pang lang 乒铃𠾴唥
学校:香港真光中学

与有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ADHD)的青年携手合作,共同设计引人入胜的沉浸式故事体验展览,让老师和各行各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ADHD学生在校园和课馀时间的学习经历以及所面临的误解。透过展览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并反思校园中对ADHD学生支援不足的问题。同时透过Instagram平台(@mylittleadie)向大众分享相关的知识和资讯,鼓励ADHD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持续打造「ADHD友善」的环境。

团队除了金奖,同时夺得「最佳演绎奖」及「公众最喜爱奖」。队长以第一身ADHD学生身分剖析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在校园生活遇到的误解;计划以「学生指导老师」的逆向形式,让老师自行理解ADHD学生会遇到的问题,激励他们自发深入了解ADHD学生,并运用其教学专业改善教学方式。有回馈指出,一名老师在参加沉浸式展览后明白到校内的ADHD学生并非有心扰乱课室秩序,而是有建设性的提问。


方案:So I Say I Love 摇.手摇饮品工作坊
团队:芝产007
学校:宣道会陈瑞芝纪念中学

团队以「强项为本」,为ADHD儿童设计一系列工作坊,包括调配手摇饮品、设计饮品手提袋以及「一日店长」为客人提供服务。过程中,孩子们不需要展示自己的ADHD身份。透过让家长成为客人,并展示青年义工及其他客人的评语,让他们能够观察到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以及其他人的正面评价。活动设计有助减少家长对孩子的固有印象,以全面地了解孩子的不同面向。

计划名字改自流行歌曲,因团队其中一名成员是歌迷,而手摇饮品是大部分年青人都爱的饮品,制作过程简单、易实行,且会接触到不同质感、颜色,丰富的五感学习元素有助ADHD儿童专注学习。团队喜见「一日店长」获得家长赞许,尤其是家长回馈他们发掘到子女有创作及令人快乐的才能。


方案:沉默之钟(clock of silence)
团队:技术有限智商无限公司
学校:风采中学

团队发现,聋人目前常用的枕头震动闹钟或智能手表震动功能存在不确定性和不便之处,使聋人在起床过程中面临安全和震动幅度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团队特别设计了一款创新的头戴式震动眼罩——通过手机APP控制时间和震动强度,让聋人可以安全且舒适地被唤醒。震动眼罩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震动强度,确保聋人能够及时醒来,还能够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佩戴舒适,不会影响自身或枕边人的睡眠质素。

开发过程当中,团队自行学习写APP以控制震动时间,又多番试用不同元件制作震动源,务求达到眼罩的舒适度及震幅度两项兼备。经过团队分工合作及排除万难,他们成功物色到小巧、合安全标准,以及蓝牙可控的元件,并邀请聋人试用及给予建议,最终设计出深受用家喜爱的成品。


方案:给予视障人士一个食新嘢机会 
团队:Gp.B 88
学校:顺利天主教中学

为了让视障人士掌握更多食品资讯,团队决定以「食新嘢」为主题,在线上和线下建立全新的社群,将健视和视障朋友联系在一起。计划目标是通过口述录音在线上分享关于「食新嘢」的各种资讯,同时设立讨论区,让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此外,团队还打算定期举办试食会,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快乐的回忆。

团队认为其实视障人当中也有不少爱吃零食或喜爱尝新的朋友,可是当他们前往超市选购零食时,未必会留意到新口味零食的包装或是食材的标示,即使知道也可能因为未试过而不敢购买。「食新嘢」与视障人士合作,试食及口述形容零食味道,用词丰富,将零食的味道层次活灵活现,健视人士可向视障者学习,原来味道的形容词可如此丰盛。

 

「感创敢为2.0-青年社会创新服务奖」 2022-23比赛结果

银奖:酒得更近
团队/学校:M2队(啬色园主办可誉中学暨可誉小学)

团队考虑到长者的个别需要,设计了无酒精饮品调制工作坊,让较内向的长者透过调制饮品活动以及所营造的「酒吧」氛围,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故事及感受,丰富交流内容,增添生活幸福感。
团队考虑到长者的个别需要,设计了无酒精饮品调制工作坊,让较内向的长者透过调制饮品活动以及所营造的「酒吧」氛围,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故事及感受,丰富交流内容,增添生活幸福感。


银奖:「置」慧老人
团队/学校:Creative Designers(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

以长者的爱情经历设计路线,组成「爱情社区导赏团」,由长者带团及口述分享景点及其「爱情史」,加入游戏带动长者及年青人的交流,增加两代的联系,打破误解与隔膜。
以长者的爱情经历设计路线,组成「爱情社区导赏团」,由长者带团及口述分享景点及其「爱情史」,加入游戏带动长者及年青人的交流,增加两代的联系,打破误解与隔膜。


银奖:「视」出新世界
团队/学校:真光旅侠(香港真光书院)

让青年与视障长者同游社区,探索被忽略的社区细节,以及「做一日真光妹」,重温校园生活。青年协助长者以智能电话拍照及文字纪录留念,加入旁白以回顾旅程并与亲友分享交流。
让青年与视障长者同游社区,探索被忽略的社区细节,以及「做一日真光妹」,重温校园生活。青年协助长者以智能电话拍照及文字纪录留念,加入旁白以回顾旅程并与亲友分享交流。


银奖:《给九龙城街市的声音》
团队/学校:「忆」.龙城(九龙真光中学)

以即将重建的九龙城街市作试点,透过制作小志,推动年青人亲身进入社区观察及与街坊倾谈,了解街市的精神面貌,并活用图像、文字声音及不同物料,立体呈现社区故事,带动更多人关怀社区发展,亦为社区文化纪录加入学生的角度。
以即将重建的九龙城街市作试点,透过制作小志,推动年青人亲身进入社区观察及与街坊倾谈,了解街市的精神面貌,并活用图像、文字声音及不同物料,立体呈现社区故事,带动更多人关怀社区发展,亦为社区文化纪录加入学生的角度。

 

计划网站:www.yiaa.hk

(资料由客户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