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申诉王|网络老鼠横行网购平台 靠4招骗财后串爆:报警罗 

2023-09-22 08:30

星岛申诉王|网络老鼠横行网购平台 骗财后串爆:报警罗 最终结局.....
星岛申诉王|网络老鼠横行网购平台 骗财后串爆:报警罗 最终结局.....

很多香港人习惯于网上放售或徵收物品,但一不小心随时跌入骗徒圈套。《星岛申诉王》接获多名读者申诉,指大家在网上怀疑被同一名骗徒骗财。于Facebook苦主群组可见,苦主人数已累积逾六百人,而且每一日仍有新苦主加入,记者与几位苦主接触过,发现骗徒会用4招骗财。

阿标(化名)指,最终被骗徒骗了8900元。
阿标(化名)指,最终被骗徒骗了8900元。
阿标(化名)在网上徵收摇控坦克车,中了骗徒的圈套。
阿标(化名)在网上徵收摇控坦克车,中了骗徒的圈套。
骗徒提供的速递单据,没有清楚显示寄货编号。(受访者提供)
骗徒提供的速递单据,没有清楚显示寄货编号。(受访者提供)
骗徒打蛇随棍上,声称尚有不同款式的产品,氹苦主更多钱。(受访者提供)
骗徒打蛇随棍上,声称尚有不同款式的产品,氹苦主更多钱。(受访者提供)
骗徒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车牌,令不少苦主放下戒心。
骗徒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车牌,令不少苦主放下戒心。
骗徒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车牌,令苦主放下戒心。
骗徒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车牌,令苦主放下戒心。
骗徒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车牌,令不少苦主放下戒心。
骗徒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车牌,令不少苦主放下戒心。

第一招:于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该骗徒会化身几个网名,于不同的买卖平台出没,包括游戏带、模型、二手书、鱼竿、电子产品甚至奶粉,他几乎甚么都话有货可以出售,受害人的损失金额由数百元至逾万元不等。《星岛申诉王》分别经三位分别化名为阿标、陈先生以及E小姐的苦主,了解过他们被骗的过程。

阿标说,从Facebook公开平台表示想徵收恒龙牌子的摇控坦克车模型,不久骗徒便私下发讯息给他,声称「有货」;他续称,Facebook有很多交易群组,骗徒便会加入这些群组,知道有人想徵收货品,如二手书、奶粉、玩具、电子产品等,便会在网上截图,冒充是自己有货可售,「氹」苦主入局。至于陈先生及E小姐则分别在电子产品平台及手机平台被骗。

【即睇骗徒曾经出没的交易平台】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在不同交易平台寻找猎物。
骗徒打蛇随棍上,声称尚有不同款式的产品,氹苦主更多钱。(受访者提供)
骗徒打蛇随棍上,声称尚有不同款式的产品,氹苦主更多钱。(受访者提供)

第二招:打蛇随棍上氹人继续付款

骗徒更会以不同方式,「氹」苦主尽快过数或骗更多钱。阿标称,骗徒出售的货品较市价低,而且声称有更多类似产品,吸引买家买入更多,而阿标最终则被「吸引」,买了9部模型车,总值8,900元。

陈先生则称,「佢会催你俾钱,又话仲有人倾紧,你唔要我就俾佢喇!要你即刻决定要唔要,好多苦主都系因为咁,惊件货无咗,所以过咗数俾佢。」陈先生亦因为这招而仓促地付了4,500元。

第三招:提供身份证等你好安心

虽然部分苦主有迟疑过,但最终因为骗徒以「交个朋友」为由,提供自己的身份证、车牌、银行帐户编号、登记姓名等,令苦主感觉「有齐晒佢个人资料」而放下戒心。

E小姐则称,骗徒当初很有诚意,更提议可以「先货后钱」,即收了货才付款,更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故E小姐不虞有诈,以及跟对方是做正当买卖,为保障大家,故提出先付部分订金,之后再付尾数。最终E小姐以6,500元,支付一部手机电话及同牌子的电子手帐订金。

第四招:无时间面交变速递

当买家以为付钱后,便相约当面交收;但骗徒往往会以不同理由,将面交变成寄货。骗徒的主要藉口是自己很夜才收工,以及住得远,在他口中曾经出现过的居住地区,包括有鲤鱼门、西贡、贝沙湾、屯门等;E小姐直言,「佢讲到自己住山旮旯,约啲时间又好隔涉,令他无其他办法,唯有拣寄货呢个方式。」

阿标则指,「佢讲自己住西贡,夜晚十点钟先可以交收,本来我都话可以,点知几个钟后,佢又话夜晚要返澳门,所以叫我听日入钱俾佢,佢下午会寄俾我。」当然阿标最终收不到货,而且决定报警备案。「佢send咗张寄货单收据俾我,但都睇唔到个寄货编号,我再三问佢拎个编号,佢都答唔到,所以咪去报警罗!」骗徒更一度冒认是速递公司职员,意图再骗阿标更多钱,「佢再话自己系速递,想呃埋我嗰千几蚊尾数,我打去速递公司问,话无呢个职员,所以我梗系无再信啦!」

综合各苦主的经历,可见骗徒一般以相同手法骗财,即使被揭发之后,态度仍非常好嚣张,根本无惧被人知他的身份,仍继续四出骗财,令苦主感到气结。陈先生称,知道他是骗徒后,原本请他退钱便不追究,但骗徒以语音讯息回覆:「我都教埋你点做,报警备案攞番个报案编号,跟住去小额钱债入禀,我自然收到信 同你上法庭喇!我又唔使今日俾4500蚊你,我仲可以洗吓先!」

警拘姓曾男子 涉52宗案件

今年首六个月,警方共接获逾4,800宗网上购物骗案,损失金额达9,410万元,当中单一案件最高损失金额为600万元。《星岛申诉王》就今次集体受骗事件,向警方查询,获回覆指经调查后,沙田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队9月18日于屯门区以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拘捕一名32岁姓曾本地男子,他涉嫌与52宗相关案件有关,涉及金额约16万元。该男子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10月下旬向警方报到。

警方呼吁市民,市民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谨慎,包括:

  1. 光顾信誉良好的卖家,尽量选择当面交收
  2. 付款前应先搜寻卖家的电话号码、银行户口号码、专页名称等,并留意负评
  3. 使用「防骗视伏器」,避免堕入网上陷阱
  4. 如有怀疑,应致电「防骗易热线 18222」求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岛申诉王》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坊间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WhatsApp搵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