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催谷生育率 仅经济诱因恐不足够 社会氛围成考虑重点

2023-08-22 08:23

香港生育率属全球低位。(资料图片)
香港生育率属全球低位。(资料图片)

特首李家超前日出席《施政报告》首场地区谘询会,期间至少5名市民向特首反映在香港生育成本太高,希望政府推出更多鼓励生育政策,李家超明言会研究。

特首李家超表明会研究鼓励生育政策。(资料图片)
特首李家超表明会研究鼓励生育政策。(资料图片)

香港生育率低已非新鲜事,上周家计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本港夫妇平均子女数目,由5年前的1.3人跌至0.9,创历史新低。这是现代已发展地区的通病,因普遍女性经济能力和教育水平提高、结婚年龄推迟、养育孩子成本高。

港府一向政策方针是「提供支援,但不宜过分干预」,例如提供产假、侍产假、提高子女免税额等。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容海恩指,政府研究鼓励生育政策是好事,但若只从传统的经济诱因、托儿支援等方式思考,仍然搔不到痒处,鼓励生育是整体的大政策,需全方位照顾家庭在生育时考虑到的问题,政府需对人口政策作一次大检讨。

刚为人母的民建联议员林琳则指,透过体外人工受精(IVF)受孕开支约为20多万,对很多香港家庭而言是颇大开支,而每名妇女身体状况有异,实际费用可能更高。但她认为经济不是最大考虑,政府亦不可能养人一辈子,整体社会氛围也很重要。

她指人口问题是所有政策的基础,促请政府跨局检视现行与生育相关政策,包括医疗程序、教育、工时、福利等,营造有利生育及孩子成长的氛围:「政府经常说『不想介入』生育,但鼓励一些未决定或是本身有意欲的人,这不叫介入,是扶持。」

立法会议员管浩鸣认为,生育问题牵涉住屋、教育开支、社会气氛等,并非简单提高免税额或津贴就可解决,认为政府要想方法令市民早点结婚和置业。

社福界议员狄志远则指,接触一些20、30多岁的青年朋友,「绝大部分讲明唔生」,他们未必没经济能力,最大考虑是对社会前景欠信心,其一是教育制度下的竞争文化;其二是现代青年人重视社会公平、自由等价值,加上政治矛盾,亦让青壮年人口移民离开,或对生儿育女有更多顾虑。

聂风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