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逾千宗树木投诉涉部门权责争议 树木办最迟半年才介入 申诉专员促尽早处理

2023-07-13 11:25

申诉专员赵慧贤指部分个案获树木办直接介入时已离接收时间达4至6个月不等。卢江球摄
申诉专员赵慧贤指部分个案获树木办直接介入时已离接收时间达4至6个月不等。卢江球摄

申诉专员赵慧贤今日(13日)公布有关政府土地上树木投诉处理情况。赵慧贤指出涉及部门权责争议的个案每年平均接获约1,100宗,每年平均逾数十宗个案需时逾三个月才获回覆,其中一宗涉及树木倒塌风险个案更在投诉后超过一年才回覆指仍在处理中。

赵慧贤指出涉及部门权责争议的个案每年平均接获约1,100宗,每年平均逾数十宗个案需时逾三个月才获回覆。卢江球摄
赵慧贤指出涉及部门权责争议的个案每年平均接获约1,100宗,每年平均逾数十宗个案需时逾三个月才获回覆。卢江球摄
赵慧贤指涉及部门权责争议的个案每年平均约1,100宗,占全年接获的投诉3.3%至5.9%不等。资料图片
赵慧贤指涉及部门权责争议的个案每年平均约1,100宗,占全年接获的投诉3.3%至5.9%不等。资料图片
在2018年至2022年10月期间,1823每年平均接获约24,000宗树木投诉。资料图片
在2018年至2022年10月期间,1823每年平均接获约24,000宗树木投诉。资料图片
申诉专员公署建议树木办应以树木投诉整体处理时间作为其中一个介入个案的准则。资料图片
申诉专员公署建议树木办应以树木投诉整体处理时间作为其中一个介入个案的准则。资料图片
申诉公署接获的个案中,一宗涉及树木倒塌风险的投诉超过一年才经1823回覆仍在处理中。资料图片
申诉公署接获的个案中,一宗涉及树木倒塌风险的投诉超过一年才经1823回覆仍在处理中。资料图片

根据效率促进办公室辖下1823提供资料,在2018年至2022年10月期间,1823每年平均接获约24,000宗树木投诉,涉及部门权责争议的个案每年平均约1,100宗,占全年接获的投诉3.3%至5.9%不等。而涉及权资争议的个案中,每年平均逾数十宗个案需时逾三个月才获回覆,在申诉公署的个案研究中更有一宗涉及树木倒塌风险的投诉超过一年才经1823回覆仍在处理中。指出如投诉个案因部门权责争议而不获适时处理,会令市民感到政府部门互相推卸责任,更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部分个案树木办介入已离投诉半年

赵慧贤指出,部分个案获树木办直接介入时已离接收时间达4至6个月不等,而树木办于2022年年初试行优化计画,提前处理由1823提交至部门投诉主任等个案,但仍有不同因素影响,导致严重延误。公署建议该办应以树木投诉整体处理时间作为其中一个介入个案的准则。公署又指出政府部门就树木处理的同类问题重覆发生争议,因此建议该办整合各部门对树木管理责任常见分歧及误解,并与相关部门定期主行交流及分享。

截至2022年3月,地政总署逾期回覆的树木投诉达2148宗,自2022年下半年起树木办已经加强督导地政总署的处理树木工作,包括落实7项改善建议,由副署长并成立领导的工作小组,截至2022年10月地政总署的逾期回覆个案已减至4宗。惟公署指该署未有资料题示过去积压投诉个案是否已全部获妥善处理,期望该署善用正建立的电脑资料系统作为内部监测工具。

另外,公署亦发现部门并未有规定处理投诉时间,亦无从得知接受处理后,是否已进行处理,因此建议各部门就投诉订立时限,并定期向树木办汇报相关数据。

被问及近年涉及人命伤亡的塌树个案,赵慧贤指出有两宗,分别发生在何文田及大埔,而2022年10月28日在大埔发生的个案,地政总署已公开表示涉及该署承办商逾期提交风险报告及初步调查报告,现时仍在处理中。

发展局:逾期处理投诉个案减逾九成

发展局回应报告时表示,接纳公署建议,就公署在报告中所提的建议,树木办和各树木管理部门已采取多项改善措施,并且改善措施正逐步落实并渐见成效,由本年初至今,树木管理相关的逾期处理投诉个案数目已减少超过九成,而个案处理时间亦有所缩短。

改善措施包括:

  • 树木办已优化相关投诉处理机制,要求各树木管理部门需在14个工作天内回覆一般投诉个案,并定期监察投诉个案数据及处理时间,以确保投诉个案获适时处理;
  • 树木管理部门建立内部机制,监察风险缓减工作的执行进度;及
  • 树木办提前介入树木管理部门在树木护养责任上有争议的个案,以协助调解和就个案作出裁决,并与各树木管理部门分享涉及权责争议的个案以供参考,从而减少日后争议个案。 

记者:李健威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