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郊保育系列|整合村民口述故事 出版《谷报》还原历史

2022-12-31 08:43

袁智仁形容《谷报》为「凝聚剂」。
袁智仁形容《谷报》为「凝聚剂」。

乡郊保育办公室密锣紧鼓地改造另一客家村落——谷埔。谷埔位于沙头角海东南面,虽然谷埔农村生活不再,但回忆仍扣连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村民及他们的下一代。有团队去年起走入村落,并线上访问已迁走的村民,综合他们的口述故事、旧照片、画作,编印《谷报》创刊号,不但送到村民手上,同时盼让大众了解村落的历史。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重聚谷埔」研究员袁智仁受访时指,有别于其他复修或活化计画,「重聚谷埔」是相对软性的项目,透过探索村内发展和村民故事,更详尽地纪录村落历史与生活足印。

袁智仁形容《谷报》为「凝聚剂」。
袁智仁形容《谷报》为「凝聚剂」。

连英译本寄予海外旧村民

四人团队由起初只认识两名村长,至今已接触约五十名村民,详细访问了其中的三十位,令原本只有约一千字的坊间资料,变成有逾五万字的历史整理,更出版两份《谷报》地区报。

他表示,虽然多数村民已搬走,但要接触他们并不困难,透过Zoom、WhatsApp等渠道已可进行访谈;线下则印制刊物,连同额外制作的英文译本,寄到移民至英美加的村民手上。

袁智仁形容《谷报》为「凝聚剂」,在收集故事的同时,希望透过活动重新连系村民,例如早前邀请启才学校最后一任校长和约三十名校友回校,再次唱出重新编制的校歌,「我们举办活动愈多,村民参与度愈高,多啲返屋企」。

相关新闻:
乡郊保育系列|沙头角谷埔「针灸式」复育 客家村屋拟变废墟公园:https://bit.ly/3VyRiZu
 

他又认为,现今村民的定义已变得广阔,不一定要长期居住,不少搬出市区的村民每逢假期或退休后都会回家。而谷埔移民潮的历史,正好与香港现时的情况相近,未来计画举行更多展览,及带领导赏团参观当地超过九十年历史、但未被评级的大宅。

他忆述多年前途经谷埔,看到夕阳馀辉投射在金黄色的芦苇田,直言是人生中看过最美丽的日落,虽然重回旧地发现该处已变成红树林,但乐见村落慢慢回复生气,「村里最美丽的事物并非芦苇,而是当地村民和他们的故事」。

记者:黎倩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