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佳节过后丢弃盆栽多不胜数 圣诞花年桔成回收「痛点」无人问津

2022-12-28 08:13

不少市民、商场及屋苑均会购买圣诞树及圣诞花布置装饰,但佳节过后出现弃置问题。
不少市民、商场及屋苑均会购买圣诞树及圣诞花布置装饰,但佳节过后出现弃置问题。

圣诞节和农历新年相隔不足一个月,近期到花墟,均会看见圣诞和新年植物同时出售的场景。然而佳节过后,装饰的树木和盆栽顿变「过气」,环境保护署连续多年推行「天然圣诞树回收计画」及「桃花回收计画」,希望木材能够循环再造,惟同为节日增添气氛的圣诞花和年桔盆栽,在回收路上却无人问津。有业内人士不讳言,节日盆栽是回收界的「痛点」,环保团体早已留意到浪费问题,但「想收却不敢收」,因处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高昂。有学者认为,最有效方法应是源头减废,并且从商场、屋苑的物业管理公司着手,减少一次性布置。

记者在圣诞到旺角花墟行逛,不少圣诞树、圣诞花盆栽正减价促销,有连锁家品店以接近一折促销近千元的杉树,市民纷纷抢购。特别的是,今年圣诞花和年花同场争妍斗丽。琦峰设计园艺老板张国祥指,随着各地放宽旅游限制,不少港人趁圣诞节长假期出外旅游,导致今年整体销情较往年惨淡,但一般节日盆栽都不会留至下一年,他估算今年的入口数字(见图表),相信佳节过后需要被丢弃的植物数目多不胜数。

今年圣诞节与农历新年相距不足一个月,花墟商贩同时售卖圣诞树与年花。
今年圣诞节与农历新年相距不足一个月,花墟商贩同时售卖圣诞树与年花。

盆内铁綫竹签增回收难度

「100多元已可买到一棵真树,现时港人购买力高,可谓绰绰有馀;若以200万个家庭计算,一半家庭各自购买一棵,数量已十分庞大!」香港废塑料协会常务会长黄頴灏指,一般家庭没有地方储存圣诞树,佳节过后倾向丢弃,大大增加环境问题。环保协进会总干事邱荣光亦指,港人近年已甚少购买真圣诞树,惟今年有一小波抢购潮,担心会造成销情理想的假象,让家品店觉得有销量,下年订购更多出售。

除了家庭会丢弃圣诞树,商场、商厦和屋苑也不时购入圣诞树作装饰。为了减少园林废物数量,香港环境保护协会早于2012年发起回收圣诞树行动。主席樊熙泰指,当年协会联络全港的物业管理公司,结果首年回收到逾50吨圣诞树,估计占当年物管公司购置的圣诞树及圣诞花的一半,及后两年的回收量更增至约60吨,按当时圣诞树入口量约150吨计算,回收数量不俗。

圣诞节过后,市民把圣诞树丢弃至垃圾站。
圣诞节过后,市民把圣诞树丢弃至垃圾站。

然而若要彻底回收,为何数目更庞大的圣诞花和年桔却不在回收名单之上?樊熙泰指,圣诞花入口量高,但回收量极低,佳节后往往被丢弃直送堆填区,占用堆填区大量空间。他指,圣诞花回收后可分拆成花和泥重生,曾有园艺公司大规模收圣诞花采集泥土重用,足够来年种植的用量;惟他亦曾跟农场合作有限度回收圣诞花及年桔,却「吃力不讨好」,「要处理盆栽内的铁綫及竹签,增加回收及重种的难度,拆一盆要一小时!」他不讳言,圣诞花和年桔是回收界「痛点」,处理困难令业界却步,亦缺乏相关的园艺人才,「要按季节修剪枝叶,施肥亦需技巧,曾尝试重种圣诞花及年桔,但最终效果欠佳不能售卖,只能当绿色植物盆栽栽种。」

圣诞树可回收再造木制品

环保署自2016年底推行「天然圣诞树回收计画」,署方回覆指,承办商每年回收约20至30公吨天然圣诞树(见图表),即约3,000棵树;承办商在收集天然圣诞树后会先进行筛选,将少于整体一成重量、不适合回收的物料弃置,其馀皆会再造成堆肥等物料,或升级再造成木制饰物。

售价便宜的塑胶圣诞树及圣诞圈,若不重用亦构成节日垃圾。
售价便宜的塑胶圣诞树及圣诞圈,若不重用亦构成节日垃圾。

不过,对比业界提供入口的圣诞树数字,回收率仅占入口数量的四分一。樊熙泰指,当局在回收选址仍未够全面,个别人口密集地区如荃湾、尖沙嘴及太古等均未设回收站。他亦留意到,数年前刚过圣诞,便有市民把圣诞树弃置于花墟道食环署垃圾收集站,「经过点算,一日有逾50棵被丢弃,反映花墟有设置回收点的需要。」其次,天然圣诞树会散发香气,不少市民希望在家中多放几天,惟现时当局只设5天收集期,建议延长至1月中或1月底,才能达致回收的目的。他又指,未来将实施垃圾徵费计画,估计会有市民将盆栽当垃圾弃置,指当局可藉此提前让「绿在区区」的前綫人员学习处理程序。

再生成产品未被市场接纳

据了解,去年落成的园林废物回收中心YPARK会按木材的品质和大小分类,再以不同方法回收。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THEi)环境及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罗敏仪博士指,大型原木会保留再造成艺术品,或𠝹成木板、木条或木方,用以制作家具和建筑装修物料;唯一至两米高的小型圣诞树不能再造成木制品,只能打碎及腐化后成为堆肥,如木的质量欠佳,则可碎成覆盖泥土的木碎,维持土壤的水分和减少杂草,并为土壤带来营养。

现时回收园林废物,需要自费运送至园林废物回收中心YPARK或其他回收场,运输成本高昂。
现时回收园林废物,需要自费运送至园林废物回收中心YPARK或其他回收场,运输成本高昂。

有业内人士慨叹,再生成的产品未被市场接纳,「好多界别都觉得香港的泥土覆盖物是『新事物』,缺乏使用知识。」他更批评,政府内部亦未做好产品推广工作,「政府部门也存有谬误,认为使用木碎覆盖物会滋生蚊虫,影响衞生,一刀切反对在市区公园使用。」他希望,政府能够牵头做好回收环保,由内至外教育大众。

多名受访者指,推动回收以外,从源头减废是最理想的做法。环保署也建议,市民及工商机构应尽量避免购买一次性或需经常更换的装饰植物或花卉,减少园林废物的产生。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