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废车无地收业界轰政府不力 关弃置中心回收场嫌赚得少拒收

2022-09-20 07:35

多区街头都有弃置车辆。
多区街头都有弃置车辆。

弃车随处可见,新上任的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上月初「暗访」土瓜湾后巷,发现有关乱象,明言决心解决问题,运输署随即称拟立例监管,意外提升「劏车场」业务,但「弃置黑点」仍数之不尽;汽车业界怨声载道,认为政府无提供场地给市民处理弃车,加上条例牵连甚广,对于疫下受苦的运输业,以及一众车辆收藏家更是「无理」。即使署方及后「补镬」,称部分情况可获豁免,仍难以平息众人怒火,狠批当局「离地」,做事欠周详考虑。

记者 仇凯瑭

运输署拟定的新规例下,车主若两年内无续牌、取消登记或取得豁免,即属违法。消息一出,车主们「闻风丧胆」,更令回收电单车公司的生意回升。「369电单车拖运服务公司」负责人阿熊表示,以往一个月只处理4、5辆电单车,惟近月回收架次飙升至平均一星期10辆,「署方频密张贴警告,车主会惊!」

虽然政府连日执法,阿熊出巡拖车仍然发现数之不尽的弃置黑点,更不时向记者报料,「牛池湾永定道近威豪花园、豉油街近甘霖街的电单车位、牛头角定富街一带后巷……观塘道外面都有两架瞓低咗,贴晒纸都无人清理!」其中,黄大仙翠凤街后巷有逾十辆电单车闲置已久,大多被除去车牌,尘土盖满。

各区车辆乱弃情况按组图浏览:

政府为期三个月的「打击衞生黑点计画」于8月中正式展开,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落区视察衞生黑点。卓永兴FB图片
政府为期三个月的「打击衞生黑点计画」于8月中正式展开,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落区视察衞生黑点。卓永兴FB图片
卓永兴落区视察衞生黑点。卓永兴FB图片
卓永兴落区视察衞生黑点。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拟修例的消息传出后,街上仍布满弃车,图为牛头角定富街及观塘道一带的弃置电单车。 阿熊提供
政府拟修例的消息传出后,街上仍布满弃车,图为牛头角定富街及观塘道一带的弃置电单车。 阿熊提供
黄大仙翠凤街后巷有逾十架电单车闲置已久,大多被除去车牌,尘土盖满。 阿熊提供
黄大仙翠凤街后巷有逾十架电单车闲置已久,大多被除去车牌,尘土盖满。 阿熊提供
大量机场巴士于机场闲置,部分巴士的行车证到期未续。 陈嘉朗提供
大量机场巴士于机场闲置,部分巴士的行车证到期未续。 陈嘉朗提供

「乡村扩展区」沦弃车黑点

事实上,现时锦田、元朗一带有大量「劏车场」,惟不少「铁骑」反映,曾遭车房拒绝「劏车」,因电单车零件的二手市场利润微薄,而且回收工序繁复,须妥善分开塑胶、铝和铁,加上人工成本等,一般回收场都不愿处理。阿熊笑言,曾听过行家收车后「嫌麻烦」,打算「推埋山边」了事。

民间组织本土研究社日前亦发现,元朗虾尾新村的「乡村扩展区」沦为弃车黑点。成员Caesar表示,对比往年Google地图街景,不难发现该地自09年起,已泊满废弃车辆,却没有纳入元朗区的「跨部门联合清理行动地点」。研究社认为,政府不乏綫索追查车主,却以「难以追查占用人身分」为由,放弃跟进,实在难以服众。

据了解,政府曾于火炭、大角嘴等地设立弃置车辆收集中心,为欲弃置废车的车主提供服务,但宣布淘汰欧盟柴油商业车辆、容许车房登记成为合资格拆车商后,便关闭中心。香港运输物流学会交通政策委员会委员陈嘉朗形容,「现时情况等同市民要自己处理废物,但根本没有垃圾桶!」

柴油车不受惠「一换一计画」

香港汽车会会长李耀培也说,「劏车房」不如旧日风光,即使仍有运作,大多已经饱和,无法再容纳更多废车,加上现时「一换一计画」只限换电动车的车主才可退税,其他车主根本没有诱因「劏车」。

根据申诉专员公署报告,以及本报向各政府部门查询的资料,全港已登记车辆在11年至20年期间,由70万辆增长至92万辆,当中共有逾10万辆电单车及私家车,因没有有效行车证,而不能在道路上行驶或使用。而在16年至21年期间,运输署每年平均引用《登记及领牌规例》,取消逾1400辆电单车的车辆登记,但目前香港没有规定车主必须为已登记的车辆领取牌照。

各区车辆乱弃情况按组图浏览: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及大角咀福利街近乐群街后巷的20多架弃置电单车。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及大角咀福利街近乐群街后巷的20多架弃置电单车。卓永兴FB图片
街道恢复畅通。卓永兴FB图片
街道恢复畅通。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卓永兴FB图片
政府清理土瓜湾美光街后巷约30架的弃置车辆。卓永兴FB图片

疫下生意淡 「搵食车」无续牌

而今年上半年,地政总署接获逾350宗弃置车辆投诉,警方在今年截至上月为止,更接获780宗相关投诉。

李耀培批评,过去20年,政府跨部门处理废弃车辆未见成效,直言「源头是政府」,车主「无王管」,致弃车踪影处处。他认为,政府若立法应多作考量,举例有车主因为疫情,三年未有回港,自然无法进行续牌。此外,据悉不少新车卖出前都不会为车辆申领牌照。

疫情下无数专营巴士、的士和小巴,亦「流浪街头」,陈嘉朗透露相关车辆因生意淡薄而闲置,不续牌乃人之常情,举例港珠澳口岸和机场停车场,停泊多辆行车证过期的机场巴士等,「政府不应杀错良民!」

倡增首次登记或回收税

右軚汽车商会会长罗少杰坦言,虽然运输署曾承诺,若然车主作出「合理解释」,可获豁免,但他不讳言,立例只会惩罚守法者,同时加重各部门行政负担,「运输署将会收到成千上万的豁免申请书,为何要为50辆弃置车,搞500个,甚至5000个市民?」李耀培吁港府多留意实际情况,从长计议,又认为政府有必要周全考虑整个「劏车」流程,吁环境保护署关注后续发展,重开弃置车辆收集中心。

外界指,只要将汽车的底盘号码及引擎号码磨去,相关部门便无法查出车辆的持有人。温先生认为,立法或会变相推动有关行为,「荒山野岭没有闭路电视,有心弃置根本无法辨认。」他建议,可增加电单车首次登记税或回收税,「现时九成弃置车辆都是电单车,倒不如考虑跟弃置电器一样『用者自付』,不是更有效吗?」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