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料中国房地产将复苏 最悲观仍可录增长 明年GDP保5

2022-11-15 00:01

中央推16招撑内房稳经济,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估计中国GDP增长将由今年3.2%升至明年5%,并相信即使最坏情况,中国房地产仍会复苏,而最乐观房地产资本支出将按年增6%。大摩又认为,中国将在明年全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大摩报告重申,估计中国明年次季将结束动态清零政策,甚至最早在明年春季,主要考虑三大因素,即市民收入增长显著下降、青年失业率剧升、以及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升温,这些都因出口放缓而越来越严重。

结束清零准备需时
该行指,中国仍需时准备撤销清零政策,例如要提高长者疫苗接种率,故料3至6个月后才能真正实施。大摩相信,中国经济捱过明年首季后便会显著复苏,将主要由居民消费推动,房地产投资亦逐步稳定。

2023全年清零也有谷经济措施
大摩指出,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取决于清零政策时机及支持房地产措施的力度。该行指出,在其最悲观的情景中,即使清零在2023年全年持续,中央亦将因应经济风险而加强基建开支,而房地产措施亦会持续宽松,将可刺激一线城市销售,令内房企流动性得以支持,中国房地产的资本支出将按年上升3%。

在最乐观的情景中,大摩估计动态清零可在今年底前取消,亦可寄望中央为内房推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令内房行业最早在明年首季便复苏,其资本支出可望增6%。

料明年财政赤字占GDP仍有一成
至于货币政策,大摩预计,明年会保持宽松,以推动经济复苏,而财政赤字即使会缩减,仍有望占明年GDP的10.2%,与今年13.5%比例,仍然相当可观。该行又预计,人民银行明年将维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亦有机会继续使用一系列再融资工具,为制造业及再生能源提供针对性支持。至2024年,大摩相信通胀压力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利率仍将保持不变,但可能会有较温和的逆周期信贷紧缩措施。

图看大摩报告重点🔽

大摩指出3大因素中国结束清零因素:1. 市民收入增长显著下降、2. 青年失业率剧升、3. 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升温
大摩指出3大因素中国结束清零因素:1. 市民收入增长显著下降、2. 青年失业率剧升、3. 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升温
大摩预计明年次季便重新通关,推动GDP增长,由今年3.2%升至明年5%。
大摩预计明年次季便重新通关,推动GDP增长,由今年3.2%升至明年5%。
在最悲观情景,该行料即使清零在2023年全年持续,中央亦会加强基建开支;房地产措施亦会持续宽松,房地产的资本支出将按年上升3%。
在最悲观情景,该行料即使清零在2023年全年持续,中央亦会加强基建开支;房地产措施亦会持续宽松,房地产的资本支出将按年上升3%。
在最乐观情景,大摩估计动态清零今年底前取消,可寄望中央为内房推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令内房行业明年资本支出可增6%。
在最乐观情景,大摩估计动态清零今年底前取消,可寄望中央为内房推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令内房行业明年资本支出可增6%。
明年中国货币政策预计会保持宽松,财政赤字有望占明年GDP的10.2%,与今年13.5%比例,仍然相当可观。
明年中国货币政策预计会保持宽松,财政赤字有望占明年GDP的10.2%,与今年13.5%比例,仍然相当可观。
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大摩料今年3%,明年则下调至2.2%。当中已发展国家会步入衰退,而新兴市场则在温和复苏。
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大摩料今年3%,明年则下调至2.2%。当中已发展国家会步入衰退,而新兴市场则在温和复苏。
全球通胀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见顶,并于明年回落。
全球通胀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见顶,并于明年回落。
大摩料2023年主要央行都维持利率正常区间,以应对强劲的核心通胀,但中国及日本会持续宽松。
大摩料2023年主要央行都维持利率正常区间,以应对强劲的核心通胀,但中国及日本会持续宽松。
在全球衰退情景下,可能会出现另一波大宗商品冲击,以及供应链进一步中断,将令成熟市场的央行必须进一步大手加息,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
在全球衰退情景下,可能会出现另一波大宗商品冲击,以及供应链进一步中断,将令成熟市场的央行必须进一步大手加息,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濒衰退 新兴市场将跑赢
另外,大摩另一份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明年则下调至2.2%,但当中主要是已发展国家步入衰退,而新兴市场则在温和复苏。

该行指出,主要已发展市场的央行正在收水,相信会在2023年全年维持在利率正常的区间,包括美国联储局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远高于长期「中性」利率水平,以应对强劲的核心通胀,而其他成熟市场的央行亦紧随其步伐。不过亚洲区央行政策各异,该行指,中国人行及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立场,鉴于全球通胀压力减轻,一旦美元见顶,新兴市场及亚洲央行将放慢加息步伐。

环球通胀年底见顶
大摩预计,全球通胀将在今年第四季见顶,并于明年回落。该行解释,通胀放缓主要由于油价走势稳定,全球食品供应改善,同时市场需求放缓及供应链恢复亦会降低通胀。而服务业通胀则因各个经济体而异,在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疲软和劳动力恢复市场正常等因素,亦反映通胀见顶。

在较差的情景下,大摩认为,若全球出现另一波大宗商品冲击,推动新一轮通胀升温,以及地缘政治冲击,引发供应链进一步中断,将令成熟市场的央行必须进一步大手加息,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将带来更大的金融稳定风险;而新兴市场经济体亦将受到商品价格上升、息口增加及美元持续走强的影响。该行指出,由于这个情景推动的通胀较短暂,随著时间推移会逐步降低,并在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将面对更严重的衰退,令通胀大幅回落。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