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贫穷率达23.6%创12年新高 政策介入改善至7.9%贫穷人口55万人

2021-11-10 18:00

政府公布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55.4万人,贫穷率百分之7.9,较之前年改善。
政府公布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55.4万人,贫穷率百分之7.9,较之前年改善。

政府今日发表《2020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扶贫委员会已在今日下午召开的会议备悉了报告的主要分析。倘若没有考虑种种政策介入措施,贫穷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年度升幅。去年,政策介入前的贫穷人口和贫穷率较前年分别显著增加161,900人和2.2个百分点至1,652,500人和23.6%,与政策介入后的贫穷情况截然不同。去年政策介入前的新增贫穷人口中,近半来自失业住户,另有近3成来自在职住户。

计及所有选定项目的政策介入后,去年整体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分别为553,500人及7.9%;和前年相比,贫穷人口和贫穷率分别大幅减少88,000人及下跌1.3个百分点。

政府指,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香港经济严重衰退,劳工市场急剧恶化,失业率明显上升,整体工资增幅减慢,加上部分住户有成员面对工时减少甚或失去工作的困境,住户收入明显受拖累,而基层家庭所受的打击尤为严重。如没有政府适时的政策介入,去年贫穷情况很可能会明显转差。

为应对这重大挑战,政府在去年推出一系列非恒常措施以稳定经济以及纾缓基层面对的生活压力。政府单在去年各项因应经济下行及应对疫情的纾困措施的总承担额逾3,000亿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约11%。

在政府史无前例地推出规模庞大的非恒常现金措施,加上关乎民生的经常性开支持续增长下,去年所有选定项目的扶贫成效是有纪录以来的新高,令1,099,000人脱贫及降低整体贫穷率达15.7个百分点,贫穷率减幅较前年大幅增强3.5,个百分点。政府推出的一次性措施对基层的纾缓作用,有效抑制了贫穷率原来在经济衰退下会出现的急剧升势。

主要受惠于政府在去年推出的非恒常现金项目,如发放10,000元现金及「防疫抗疫基金」直接发放予个人或住户的资助,非恒常现金项目整体扶贫成效显著上升。恒常及非恒常现金项目合计令937,000人脱贫,贫穷率减幅达13.4个百分点,远高于前年的8.3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即使并不以扶贫为主要目的,非恒常项目在发挥稳定经济的逆周期作用的同时,亦有效纾缓基层市民在疫情下的经济困难。

去年单计及恒常现金措施的扶贫成效,亦较前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令441,700人脱贫及降低整体贫穷率达6.3个百分点,为有纪录以来最大。各项恒常现金措施当中,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和教育津贴的扶贫成效与前年相比,分别各自提升了0.4个百分点至2.6个百分点及1.0个百分点,令184,200人和70,400人脱贫;长者生活津贴和在职家庭津贴的扶贫成效与2019年相比亦分别各自上升了0.2个百分点至2.4个百分点及0.8个百分点,令164,700人和53,400人得以脱贫。

至于须经济审查的非现金福利方面,去年公屋的福利转移令265,900人脱贫,降低贫穷率3.8个百分点。这反映公屋继续在保障基层住屋需要方面发挥重大的扶贫功能,而且其扶贫成效较个别恒常现金项目还要高。

展望往后的贫穷情况,要视乎全球疫情变化及本地经济复苏进度。香港社会如能广泛配合疫苗接种计划和防疫措施,会为经济快速回复正轨创造有利条件,并支持劳工市场的持续复苏,从而为本港贫穷情况,特别是在职贫穷的问题带来纾缓作用。但须要留意在经济恢复后,一次性措施的规模料将缩减,对计及所有选定政策介入项目后的贫穷指标会有影响。

政府公布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55.4万人,贫穷率百分之7.9,较之前年改善。
政府公布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55.4万人,贫穷率百分之7.9,较之前年改善。
政府公布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55.4万人,贫穷率百分之7.9,较之前年改善。
政府公布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55.4万人,贫穷率百分之7.9,较之前年改善。

政府经济顾问办公室联同政府统计处按委员会所订的贫穷线分析框架,并以统计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更新及分析贫穷数据。这次是自2013年首次公布官方贫穷线以来,第九次按年更新贫穷情况的分析。

报告继续按照委员会以「相对贫穷」概念制定的贫穷线分析框架,以政策介入前即税前和社会福利转移前,不同住户人数的每月住户收入中位數的百分之五十厘定贫穷线。报告按照委员会去年的决定,优化有关贫穷线分析的表述,以涵盖「恒常现金项目、非恒常现金项目及须经济审查的非现金福利」的贫穷数据作为主体分析的基础。在现实情况,住户可以同时受惠于不同类别的政策介入项目,贫穷线的分析应尽可能全面反映这些选定项目的扶贫效应。委员认为经优化后的表述更为贴近现实的情况,而政策介入前和其他不同政策介入类别下的分析,则以补充参考的形式于报告中展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