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包装荧光棒等塑胶研规管

2021-10-01 05:30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就六大即弃塑胶收集意见。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就六大即弃塑胶收集意见。

  (星岛日报报道)港府近年推出多项「走塑」措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昨日宣布,将就提出规管「非必要」、「难以回收」的六大即弃塑胶,即网购塑胶包装、荧光棒、酒店派发的洗漱梳妆用品等收集意见,预计明年第一季向政府提交建议。公众谘询亦将收集市民对胶袋徵费意见,包括上调至甚么水平才能推动减少用胶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林正财表示,若公众期望尽快推行相关措施,相信立法时间表可以调节。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昨日公布的「管制即弃塑胶」的公众参与文件中建议,要规管「非必要」及「难以回收」的即弃塑胶,其中包括盛载水果、蔬菜、鸡蛋、肉类等本地产品及零售包装,本地物流及网购的包装胶膜、泡泡纸,由酒店提供的牙刷、牙膏、沐浴等洗漱用品、荧光棒、充气打气棒及礼品包装等节庆产品,以及其他如雨伞袋、塑胶棉花棒,在零售点出售的即弃餐具例如进食用具、搅拌棒、饮管和碟等。

  谘询将要求市民就管制期、规管收费、生产者责任制、自愿性加强回收,以及使用替代品、业界约章等表达意见,谘询期至本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预计明年第一季向政府提交建议,期望最快在三年后推出短期措施,并于五年后推出长期措施。

  林正财认为,本港若要达致整全塑胶策略,目前需规管较零碎、非单一产品,希望公众参与文件能做到「包底」作用,争取在明年第一季向政府提交委员会意见,又期望得到市民支持。

  政府早在二○一九年提出研究调高塑胶购物袋收费由五毫加至一元,以增加减废诱因,但后来受经济影响而暂缓讨论,今次谘询再次提出,包括是否调整收费水平、取消豁免承载冷冻物品的胶袋收费,而选项的「最低收费」将由一元起跳,列出的最高金额则为两元。

  环团绿惜地球认为,虽然谘询建议同时管制多项即弃塑胶,但未有提及每种塑胶类别的使用上限、减量目标或回收目标,而且只规管本地产品,但本港有大量进口货品,认为立法和执法应更加进取,又期望政府最快三至五年内全面落实管制措施。该会又认为应尽早检讨胶袋收费水平,按目前物价水平,建议将收费调升至两元,以增加阻吓力。

  绿领行动总干事何汉威指,以一条法例涵盖多项即弃塑胶,在立法及执行时间上有好处,期望不同行业可开始寻找替代品,又认为减少使用即弃塑胶是全球趋势,相信市民不会太抗拒。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