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耳水不平衡如何根治? 中医建议滋养脾肾从根本入手

2021-08-29 15:32

耳水不平衡许多时伴随头晕、作呕等症状,须查找成因早治,防止小病变大病。网图
耳水不平衡许多时伴随头晕、作呕等症状,须查找成因早治,防止小病变大病。网图

耳水不平衡许多时伴随头晕、反胃、作呕等症状,更往往是身体有其他毛病的警号,必须查找成因早治,方可防止小病变大病。其主要徵状是晕眩,但此晕眩和晕船之类的头晕不一样,患者会发现视觉中所有物件都在天旋地转,会马上失去重心、站立不稳。

至于耳水不平衡的成因,不管从中、西医的角度看,仍未有一个明确说法,有许多因素都能诱发耳水不平衡,非单一的原因能直接概括。以西方医学为例,耳水增多会导致耳水不平衡,惟耳水为何会增多?遗传、病毒感染、过敏或免疫力失调等都或者有关系。至于中医学方面,注册中医师麦超常指出,临牀上耳水不平衡多因为肾虚、脾虚湿困、风邪、肝火盛等诱发,但一般感冒甚或肿瘤,也有机会诱发耳水不平衡,其他体虚毛病亦有机会诱发,故也难定主因。

不过由于机制不同,中西医学针对耳水不平衡治疗方法也有不同。西医主要利用药物改善头晕和作呕等徵状,能即时缓减不适,对于时常复发者,亦能以手术助缓解。中医治疗会从根本入手,如肾虚补肾,湿者祛湿,风多则祛风,致力治疗诱发的根本主因,从而减少复发机会。麦医师指除了个别因为肿瘤或某些严重疾病而引起的耳水不平衡,一般的治疗约需时两至三周,便有良好效果,病者同时要戒冷冻类的饮食,以及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以令身体早日复元。

针对耳水不平衡,麦医师亦有一点健康建议,他指虽然诱病原因众多,但探其根本,此病和许多其他疾病一样,也多由于风邪、脾肾气虚等原因引起,那么日常生活如何才能滋养肾脏及脾脏?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充足睡眠,其次是不宜生冷饮食。此外,所谓「睡觉能治百病」,其实也不夸张,因为只有足够休息,才能让身体机能如常运作,维持在健康水平。其次是生冷饮食特别容易伤肾气及令脾虚湿困,加上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空调环境下作息,再吃生冷食物便更易影响体内平衡而引发疾病。

对于脾胃较弱者,也要注意日常不要吃太饱,吃七分饱便可,因饱食伤脾胃,而胃不和便睡不安,最终也是身体自吃苦果。以上这些调理方法听起来也是老生常谈,好像和耳水不平衡没直接关系,但事实上耳水不平衡是因为身体失和发出的警号,只有从根本缓和身体的不适和毛病,这警号才会消除。否则只简单的止晕、止呕,实非长远之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