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幼儿流鼻血 中医教路用食疗防治

2021-08-25 16:15

流鼻血,中医病名为「鼻衄」,小儿较为常见。网图(示意图)
流鼻血,中医病名为「鼻衄」,小儿较为常见。网图(示意图)

流鼻血,中医病名为「鼻衄」,小儿较为常见,原因多为肺、胃及肝之经络有热(包括实热及或虚热),热灼鼻窍,损伤鼻络,而致鼻中出血。其调治用药膳食疗,辨证施膳,小儿较易接受,亦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一、肺胃热盛的食疗方:
【主症】鼻中出血,颜色鲜红,鼻腔乾燥,有灼热感,伴有咳嗽少痰,口乾及口臭,小便短赤,大便乾结。

●鲫鱼豆腐煲
【作用】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衄
【组成、用量】鲫鱼1条约100克,豆腐约120克。
【做法】鲫鱼劏好洗净,与豆腐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以盐调味,便可食用。
【食法】小儿饮汤不吃渣,以防鱼刺鲠喉

●藕节芦根饮
【作用】清肺胃热,凉血止血,治流鼻血
【组成、用量】 藕节12克,芦根12克,蜜枣1枚。
【做法】藕节及芦根洗净。上三味,以清水2碗半,慢火煎成1碗。
【食法】分2次饮,连服用3至5天。

二、肝肺火热的食疗方
【主症】鼻中出血,量较多,颜色深红,口苦咽乾,面红目赤,烦躁易怒。

●白茅根桑叶竹蔗水
【作用】清肝热,和胃,止鼻衄。
【组成、用量】白茅根30克,桑叶10克,竹蔗300克。
【做法】竹蔗洗净,切成段再切片,与洗净后的白茅根及桑叶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5小时,约煎成2碗。
【食法】分2次饮。

三、肝肾阴虚的食疗方
【主症】鼻中出血,量不多,口乾少津,五心烦热(即胸部和手心、脚心有热感)

●藕节塘虱鱼汤
【作用】调养肝肾,凉血止血,调治鼻血。
【组成、用量】 藕节12克,塘虱鱼1条(约120克),蜜枣3粒。
【做法】塘虱鱼劏好洗净,与洗净的藕节、蜜枣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大火,滚后收中火,煲约1.5小时。以少许盐调味,便可食用。
【食法】小儿饮汤不吃渣,以防鱼刺鲠喉。连服2-3次。

流鼻血时的注意事项:
虽然天气热也不宜开过大的冷气,避免鼻黏膜乾燥容易流鼻血;要注意让小儿常食新鲜蔬果,保持皮肤及黏膜的滋润,减少流鼻血。尽量少给小儿食燥热、煎炸之食品,如煎炸肉类、炸鸡,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酱、胡椒粉等。

作者:张群湘(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副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