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及时治理小儿遗尿 以防恶化成身心障碍
2021-05-26 16:34
遗尿俗称尿牀,是小儿常见毛病,中医建议应从小起正视调治,以防病情延至儿童后期阶段,令身心同受影响。
严重者一夜数次
上医堂创办人中医师张勇指,若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这些都不属病态。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
遗尿症,多自幼得病,但也有在幼童时期发生者,可以为一时性,也有持续数月后消失,而后又再出现者,有的持续数年到性成熟时才消失,有的成人也有遗尿者。遗尿者长期不愈,致使儿童遭受精神上的压力而产生自卑感,且对儿童的智力体格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主要分三大类型
在中医学角度,小便正常的排泄,有赖于膀胱和三焦的气化功能,而三焦之气化,又与肺、牌、肾等脏有关,故遗尿的发生,虽然主要在于膀胱不能约束,但酿成膀胱不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病在临牀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馀尿。小便检查正常。一般常见以下三个情况:
1.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真阴而寓元阳,下通于阴,司二便与膀胱相为表里,小便排泄与贮存,全赖于肾阳之温养气化。
症状: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下肢无力、腰膝酸软、智力较差、小便清长及舌质较淡。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食疗方:材料包括菟丝子15克、五味子15克、牡蛎20克、山药20克、杜仲15克、瘦肉及清水各适量。
制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大火煮滚后再用细火煲一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温补脾肾、以暖下元。
2.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脾属中土,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脾肺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当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无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症状:睡后遗尿、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苍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还有常自汗出、舌质淡、苔薄嫩及脉少力。
治法:培元益气、固涩小便。
食疗方:材料包括党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陈皮三片、瘦肉及清水适量。
制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大火煮滚后再用细火煲一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升阳益气、兼利气机。
3.肝经湿热,火热内逼: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通水道。若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逼注膀胱而致遗尿。
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平时性情急躁或夜间磨牙梦语、唇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泻肝清热。
食疗方:材料包括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车前子10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瘦肉及清水各适量。
制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大火煮滚后再用细火煲一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利膀胱湿热、调达肝气。对于下元虚冷,脾胃虚弱者,均不宜使用。 注:饮用前先谘询医生意见。
可配合针灸治疗
习惯性遗尿,除尿牀外别无其他任何症状,治疗上主要是以教育为主,改善不良的习惯。此外,本病亦可配合针灸治疗。预防与护理上,则须留意以下要项:
‧耐心教育,鼓励儿童消除怕羞、紧张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每日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
‧临睡前提醒儿童起牀排尿,睡后按时唤醒排尿一至两次,从而逐渐养成自行排尿的习惯。
‧白天不宜过度游玩,以免疲劳贪睡。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