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本港餐厅常见鳗鱼食品近9成属濒危 环团促打击走私鳗鱼等生物

2021-05-20 15:49

 WWF图片
WWF图片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调查研究发现,在香港餐厅出售的鳗鱼产品中,约9成为极度濒危或濒危物种;在所有收集的样本当中,接近一半为极度濒危的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反映本港鳗鱼供应链中有机会牵涉日趋猖獗的走私活动,情况令人担忧。

WWF于本年5月至6月期间,随机抽选本港80间持牌寿司餐店的鳗鱼产品(包括鳗鱼柳和寿司),委托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部David Baker博士率领的鉴识保育实验室进行DNA测试。在80个测试样本中,有36个样本(45%)为极度濒危的欧洲鳗鱼,另外29个样本(36%)和5个样本(6%)分别为美洲鳗鱼和日本鳗鱼,两者均为濒临灭绝品种。

欧洲鳗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并受《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的法律约束,表示物种出口时须申请许可证,进入香港境内时亦须经获政府授权人员查验方可进口。

WWF指,商铺应停止售卖濒危鳗鱼,并改善采购政策,业界有责任监管和确保所供应食品为合法来源,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同时,香港政府必须加强商品编码系统,以收集有关鳗鱼贸易的准确数据。

WWF野生动物保育经理陈悦珊指出,现时用于鳗鱼贸易的香港货物协调制度货物分类编号(简称「协制编号」,HS code)过于笼统,没有标明物种的详细资料。例如协制编号只会显示产品为鳗鱼,但无法分辨其品种及生命周期 – 幼年鳗鱼或成年鳗鱼。因此,研究人员难以进行详细的鳗鱼产品贸易分析及监察,需要更全面、具体和准确的贸易数据以制定有效的保育策略。

WWF促请政府将非法野生生物贸易及其有关罪行列入《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附表一,严厉执法,以遏止跨国犯罪集团利用香港走私鳗鱼以及其他濒危野生生物。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