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新冠病毒突状蛋白带有硷性氨基酸序列 或是跨种感染关键
2021-05-13 19:25
新冠病毒于2019年首先在武汉被发现,但病毒如何获得跨人类传播的能力至今仍然不明。新冠病毒突状蛋白(spike)带有一段硷性氨基酸序列(polybasic motif),这段序列很可能同新冠病毒致病性和有效感染人的能力有关。
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早前进行一项对早期流行的新冠病毒研究,研究团队主要人员包括港大微生物学系教授陈鸿霖、袁国勇及王培等。
研究发现,在人类细胞培养过程中,早期的病毒会很快会失去突状蛋白硷性氨基酸序列,但不影响病毒在人类细胞中的繁殖,甚至繁殖速率比原型病毒更高,这对利用新冠病毒制备灭活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丢失硷性氨基酸序列现象只有在早期的新冠病毒中发现,新冠病毒在人类流行一年多已经发生更多的适应性突变,这些突变稳定了病毒的结构,令近期流行的病毒在人类细胞中繁殖不再丢失硷性氨基酸序列。
团队的研究发现丢失硷性氨基酸序列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对仓鼠几乎没有致病性,感染过程可诱导全面的体液和T细胞免疫反应,但不引发野生型病毒一样的不良免疫反应,而感染过突变株病毒的仓鼠可以完全抵御野生型病毒的在感染,提示这种无致病性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具有减毒疫苗的特性。
团队这一发现进一步说明新冠病毒是从动物跨种感染人类的事件,新冠病毒突状蛋白带有硷性氨基酸序列可能是跨种感染的关键,硷性氨基酸序列在病毒基因组不稳定,所以在早期病毒容易发生丢失,但在随后的人类传播过程中,病毒继续获得其他适应性突变,使得新冠病毒能够稳定的带有硷性氨基酸序列在人类有效的传播。
团队的研究亦说明新冠病毒仍然处于适应人类的过程,更多的突变株将会在流行中发生,世界必须对新出现的突变病毒株做准备。同时失去突状蛋白硷性氨基酸的突变病毒具有低致病性和在培养细胞中的繁殖力比一般野生型病毒高,是作为灭活病毒的理想毒株。
该研究成果已于5月13日在国际科学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