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疑为百年建筑 议员介入后暂停工

2020-12-28 17:49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由于深水埗石硖尾主教山山顶蓄水池荒废而久,水务署建议进行平整工程。然而,有市民近日发现,主教山蓄水池疑似是在香港甚为罕见的古罗马式建筑,并可能已超过100年历史。有区议员随后到场视察,另有市民在等知消息后亦到场了解情况。经居民议员介入后,当局暂停有关工程。

当区区议员何启明下午在社交媒体发文指,由于结构问题加上荒废已久,水务署建议为石硖尾主教山山顶蓄水池进行平整工程,随后再交还地政处,并指区议员一直要求政府将主教山继续开放予街坊晨运。他续指,今早接获不少街坊告知,主教山蓄水池疑似是在香港甚为罕见的古罗马式建筑,并指他与同事随后到场视察后,发现部份喉管显示「1909」,因此估计整个建筑物可能已有超过100年历史,较水务署原先所估计的再旧30年。他续指,已要求水务署立即停工,并将在今年1月初的区议会大会讨论保育问题。另一当区区议员冼锦豪则引述古迹办指,事件会交由古建筑物组跟进。

民建联立法会议郑泳舜指,与团队联络水务署及发展局,叫停清拆工程,并获水务署承诺即时暂停拆卸。郑泳舜要求当局仔细详估硏究建筑物的保育价值,未有详细评估结果前不要启动工程。立法会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议员谢伟铨亦致电发展局表达关注,对方答应即时停工及派员检视。

另外,据Facebook专页「香港探古」帖文指,石硖尾主教山山顶蓄水池是古罗马式结构,水务署文件亦说明其建于1930年之前。蓄水池的巨大地下空间由过百条麻石柱支撑,顶部以红砖砌成拱门,再支撑最高的拱形水泥池顶,最后以泥土覆盖。香港及九龙现存的配水库,例如何文田、乐富、北角云景道、坚尼地城等,多为战后兴建,全部皆以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成,并直言在战前兴建的罗马式地下蓄水池实属罕见。

帖文续指,主教山配水库过去多年一直是深水埗及大坑东街坊的晨运乐园,并指有街坊自行搭建晨运设施,但土地用途在2、3年前开始备受争议,水务署随后围封配水库空地不许市民进入,更曾就市民擅自闯入空地报警处理。帖文亦指,由于树木影响蓄水池结构,水务署最终决定不再使用配水库,并把该处围封拆卸,回填后交还地政总署。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何启明FB 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